近期以来,世界各国有幸看到中国和日本在钓鱼岛的主权问题上争斗,这个过程高潮不断,叹为观止。
日本鬼子放了中国的船长,让这场较量不至于让对手难堪收场,从表面上看好象打了个平手,两个媒体也尝试用自己的解读方式为自己的国家和民族找回面子,不过,明白人都知道,这并不是什么胜利,恰恰相反这是下一步下力较劲的开始。
首先看中国,虽然官方媒体刊发詹船长高举胜利的手势,但从中国国内的媒体气氛和网民的情绪来看,民众依旧是愤愤不平,没有人把这种事当成“胜利”。日本鬼子放人,是走完整个检方程序的基础上进行的,钓鱼岛撞船被日本法律本地化了,恶例一开,后面上台的首相就不会客气了,责任推给前任就好。如今钓鱼岛海域由日本实际控制,中国反分裂国家法有对此没有强化延伸,局面相当被动。
中国至今仍无法适应西方的选票外交,一个对中国怀有好感、亲近感的政府首脑,归根结底他还是外国人,他所维护的是他自己国家的利益,甚至会为了讨好选民而修正外交政策。对华友好的菅直人因为不想做短命首相干了保守自民党不敢做的事,这当然让中国高层人物恼火,感觉被戏弄了一番。
现在来看日本,表面上看,前原诚司外相死掐中国,访美又风光无限,日本国内的民族主义被激发,钓鱼岛的法理地位以非开战的最小代价获得了巩固。日本的努力换来了美国的重新信任。当然,在信任背后的还有木偶绳。早年签订的《日美安保条约》是美国为战败国日本提供的安全承诺,不过,日本一直不提的是,这个条约把日本置于美国驻军的强力控制之下,不但军事发展受监控,连宣战权都被活活地掐死,更别说取而代之的野心了。怀疑一个人,最好把他留在身边,美国乐于做他的幕后大老爷。
于是乎,东亚出现了这样一种奇怪的三角关系。中国想拉日本重回亚洲,用一个声音对美国说话,在这之前美国继续占领日本,能压制其军国主义复辟;日本既想借用中国的市场摆脱美欧对日元的打压,又想中美恶斗,渔人得利。美国目的很简单,用日本去牵制中国,从中国来获得市场,圈禁中日并尽可能延长自己的超级大国时限。钓鱼岛纷争并未划上句号,石原慎太郎说:“经济利益固然重要,但国家的价值更在他处,希望政府振作。”中国将来同样会受到国内民意的重大考验,要求首脑放弃与日本“和谈”解决钓鱼岛之争的幻想。一个拥有13亿人口的中国,爱国民众的忍耐力总有一天将会在忍耐中耗尽,当老百姓的失望转化为愤怒,那个时候局面就难以控制了,中国大多数人不会再对日本客气的。日本未来妥协的机会也将十分地有限,这主要是来自国内选举压力,对中国强硬并做满5年首相任期的小泉纯一郎将再度被中右翼奉为施政“典范”。日本加速回归美日同盟又正中美国总统奥巴马的下怀。日本因为在钓鱼岛之争玩弄的手段上尝到了甜头,这样一来,日本政府未来将伺机对韩国的独岛和俄国控制的北方四岛展开新的法律化主权宣示。东亚的局势注定不会有平静之日,到那个时候,为了各自的利益新的参与者将陆续粉墨登场。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