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越高黎贡山,缅怀抗日英雄(三)
高黎贡山南北长600多公里,而东西最宽处仅有40公里,最高海拔5128米,当年,中国远征军出征失利就是从中缅边境片马回国。当时,日军东出缅甸,从我国中缅边境进入腾冲。由于高黎贡山这道天然屏障以及由它与怒江共同构成的高山峡谷天险的天然阻隔,才使日本鬼子难以继续东进,使西南大片地免遭铁蹄践踏。
20世纪30年代,中国的抗日战争进入最艰苦的阶段。1938年,日本侵略军切断了我国的一切海外陆路补给线,妄图困死中国。在抗日将领陈纳德将军的努力下,同盟军开辟了从印度翻越喜马拉雅山经高黎贡山到中国的空中运输线,这条航线因跨越形如驼峰的横断山脉而命名为“驼峰航线”。驼峰航线需飞越海拔3000~6000米冰雪覆盖的崇山峻岭,是世界航空史和军事空运史上飞行高度大、气候条件恶劣、最为艰险的空运线。航线所经过的地区地形崎岖,山势陡峭,峡谷幽深,河流湍急,飞行途中一旦飞机出现机械故障,几乎难以寻找一块紧急迫降地,加之在西南季风、暴雨、强气流、低气压、冰雹、霜冻等恶劣的气候条件下使飞机在飞行中随时有坠毁和撞山的危险。飞行人员即使跳伞,在荒无人烟、毒蛇野兽出没的深山野林,也难以生还。这是世界战争空运史上持续时间最长,条件最艰苦,付出代价最惨重的悲壮空运。从1942年5月~1945年9月3年零4个月的时间里,中美共坠毁飞机609架,平均每月15架;双方总参加84000多人,,牺牲近3000人,为中国战场运送物资近85万吨;美方飞机损失率达80%;中国航空公司当时共有飞机100架,损失48架,损失率近50%。
1945年,二战结束后,美国《时代周刊》这样描述“驼峰航线”:在长达800余公里的深山峡谷,雪峰冰川间,一路上都散落着这些飞机的碎片,在天气晴好的日子,这些铝片会在阳光照射下烁烁发光,这就是著名的‘铝谷’——驼峰航线!”
“驼峰航线”被飞行员们称为“死亡航线”。
1996年,一位缅甸猎人在中缅边境中国一侧的高黎贡山原始森林中,发现了一架基本完好的坠落飞机。经核实认定,这架飞机正是当年失踪的“C-53”型运输机。遗憾的是,飞机上以及周边地区,并没有寻找到当年失踪的那位飞行员的任何踪迹。据分析,三名机务人员可能走不出深山老林被猛兽吃掉遇难了,为了纪念他们,当地政府在飞机失事地给英雄们修了纪念碑。我们永远也不会忘记曾经冒死飞越驼峰航线的中、美军勇士们。
重走中国远征军之路的每一个队员,翻越高黎贡山特向英勇战斗牺牲在高黎贡山的英烈们致敬默哀。

当我们在高黎贡山找不到路走的时候,也许英烈们的在天之灵知道我们来了,阴云
密布的天空,突然出现了开天眼的奇观,我们每一个人激动得落下了热泪。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