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慰抗日英烈,弘扬爱国精神(一)

重走远征军之路新闻发布会

云南省相关官员与部分队员合影

重走中国远征军之路成员,出征前采访中国远征军老兵

与前来送行的中国远征军老兵合影

中国远征军老兵签名

美国前总统布什给本次活动的信件
今年是中国远征军出国作战胜利65周年,中国远征军为援英抗日,入缅作战,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史和中国抗日战争史上的重大事件,在历史上分为两期,第一期在1942年初至同年夏,先后进行了气壮山河的血战——同古保卫战,取得了震惊中外的仁安羌大捷,使中国军队扬威海外,轰动英伦。在痛陷绝境后,分两路向印度和云南撤退,穿越纵深达480多公里的旷古不毛之地野人山,“沿途尸骨遍野,惨绝人寰”,出征时整整十万健儿组成的中国远征军,经历了人类战争历史上空前惨烈的拼杀和溃退,6万余名国军将士为国捐躯,抛骨于异国他乡。这就是抗日战争史书上所赞颂的“一寸山河一寸血,十万青年十万军”。杜聿明将军为此写下《悼中国远征军烈士祭辞》:“执干戈卫社稷,挽长弓射天狼,忠魂精骨,永昭日月”。中国远征军入缅作战第二期始于1943年8月,由缅北会战和滇西会战两部分构成。同年10月,屯驻于印度的中国军队开始进攻缅北,经过一年多的战斗,中国军队屡战屡胜,乘胜向滇西畹町推进。1944年5月,中国远征军由滇西向日寇大举反攻,经过8个月的浴血奋战,连克日寇重兵防守的滇西的腾冲、松山、龙陵等重镇。在这几大战役中,尤其是龙陵战役,中国军队惊天地、泣鬼神,以惨烈的代价,夺取了大战的胜利,最终于1945年春,在云南把日军赶出了国门。中国远征军在这第二期的反攻作战中,近30万名将士为了祖国的荣誉而战,舍生忘死,血搏顽敌,67000多名指战员伤亡。在这第二期远征中,中国军队驰骋5000余华里,总共歼灭日寇3100多人,收复缅北城镇50几座,对于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全局态势起到了举足轻重的制衡作用。这一系列重大胜利,击碎了日本决策当局的心理底线,使得日本统治集团异常恐慌。横行不可一世的日寇从此“气数已尽,节节败退”,终于在1945年“八一五”那一天向中国投降了。中国远征军以艰苦卓越的英勇奋战和不畏强敌的重大牺牲,为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做出了不可磨灭的重大贡献。同时,中国远征军的最终克敌制胜,奠定了中国于二战后成为“世界四强”之一的基础。
中国远征军出国抗战,是自唐代以来我国军队首次扬威国外的伟大壮举,是甲午战争以来我国军队第一次境外作战,为中华民族赢得了崇高的威望和声誉,在中国抗日战争史上写下了彪炳千秋的光辉一页。可是时至今日,许多国人对于远征军的事迹感到陌生,甚至完全不了解。
在弘扬实事求是和解放思想的今天,在越来越肯定中华民族全民族抗战的今天,重走中国远征军之路恰逢其时。这一活动得到了以老将军李德生为会长的中华爱国工程联合会的批准和支持,得到了云南省许多部门的关心和帮助,美国前总统布什先生和英国首相布朗先生也来电表示衷心支持这一活动,在纪念中国远征军出国作战胜利65周年之际将“中国远征军纪念碑”矗立于华夏大地之上,以实际行动告慰远征军抗日英烈,弘扬他们舍身报国、威武不屈的爱国精神,进而推进中华民族的宏伟壮丽的复兴大业!
“重走中国远征军之路”30名成员来自美国、台湾、北京、湖南、云南,其身份是远征军将领后代、历史学家、教授、记者和云南省的官员。
5月20日,云南省委省政府有关官员出席“重走中国远征军之路”出征仪式,并为出征队伍授旗颁证。当天,部分远征军老兵也来到昆明抗战胜利堂为出征队伍送行,新华社云南分社、云南电视台、云南日报、春城晚报、香港文汇报等到16家媒体对这一活动给予关注和报道,为了深入报道“重走中国远征军之路”的重大意义,云南电视台、云南日报、春城晚报、香港文汇报派记者对这个活动全程跟踪。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