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武帝刘彻,少年登基,胸怀大志,在安邦治国的问题上,求贤若渴,大胆重用真才实学的人才。
当时,山东奇人东方朔应召而来,毛遂自荐。他献上的两车竹简兼论文武,提出治国、外交、安边等完整建议,使汉武帝刮目相看。然而,精通文史,奇智多谋的东方朔始终不被重用。汉武帝对他似乎视若不见。既不提拔,也不放他外任。只是把他留在自己身边,朝夕相处。由于得不到重用,东方朔长才难展,壮志难酬,百思不得其解。一改作派,不惜触犯武帝,经常讥讽朝政。武帝虽说个性刚强,但对东方朔却偏偏网开一面,一笑置之。
东方朔一直以实话实说的方式,帮助汉武帝清除乱政的后宫势力,打击分裂诸侯,确定交好西域的方针,改变了和亲的政策,以至做出抵御匈奴的重大决定。汉武帝已经把东方朔当做取之不尽的智囊。但仍是不提升、不重用。用其策而不用其人。这使东方朔长期陷入痛苦和矛盾之中。
随着抵御匈奴取得胜利,汉武帝自我膨胀,下令扩疆辟土,无尽的战争给人民带来沉重的负担。此时,北方战争至为残酷,匈奴北遁,汉武帝却执意要封禅泰山,忠臣明非劝谏不成,触柱而亡。这并没有使汉武帝醒悟,而东方朔的劝谏已成逆耳之言,汉武帝再也听不进去了。东方朔反省:是自己的理想与汉武帝相吻合,千古一帝才会言听计从;而他成熟的安帮思想永远也不被汉武帝接受了。失望中,东方朔悄然离开了这个曾使他充满希望,最后又失望的辉煌朝廷。
史料记载;在东方朔悄然离开朝廷的当天,他没想到汉武帝一直跟在身后送行,当两人见面时,汉武帝就在东方朔面前下跪谢罪:“朔为天下之奇才,亦为忠良贤臣;若天下之才,效朔君臣不礼,明谏直言,天子之天下亦为天下之天下也,为天下之太平,寡人惟奴才是用,痛放人才流世”。
当历史再次重演,如今“帝制”尚存,变法已无从谈起,既是数万才人向“皇帝”明谏改良,最终也摆脱不了变法流产和人才流世的悲剧!事实上,《08》签署人远没有东方朔幸运,在汉武帝面前东方朔仍然是可敬之人,才值得骄横的汉武大帝屈尊下跪,发生在当今直言变法之人,在别人面前只不过是一群生活无着的流浪狗,只要你一叫就会遭到灭杀!接下来,就轮到被主人视为“人才”的奴才们大显身手了,吾皇需要善于察言观色、言听计从的奴才跟随左右才能确保,天子之天下不沦为天下之天下!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