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原创秋日进京系列七北京大观园秋爽斋探春杂谈 |
分类: 蝶恋红尘 |
桐翦秋风访探春
文/寒香蝶冷
感谢新浪杂谈将此文置顶
入京不久,就是仲秋时节,北京的天气一天凉比一天。早晚更是明显,单薄的衣裳似乎已抵挡不了秋寒。
就是在这样的季节,我进了大观园,入了秋爽斋。此中粉垣一带,修舍数间,圆月洞门上的墙头挂满了碧绿的爬山虎。穿过圆形的拱门,踩着铺了青砖的小径,绕着曲曲折折的回廊,直奔院内。探春素喜阔朗,这三间屋子不曾隔断。正房前的芭蕉随着飒飒秋风翩翩起舞,门前的书带草碧绿惹人,房后的青桐高出屋顶,伸出沁人的掌心。
循着台阶而上,我来到门前,隔着朱红的阑干,探看屋内的摆饰。屋内设有探春的人偶,衣冠华丽,只是没有生气。想当初秋爽斋结海棠诗社,众姊妹赋诗作画好不热闹,人生惬意。如今秋风萧瑟,繁华散尽,院内杂草丛生。
移步晓翠堂,游人不多。此厅堂四面出廊,飞檐流角,且临近沁芳溪。屋内陈设典雅,且不乏气派。于今人而言,见惯了高楼阔屋,这样的楼阁不免显得狭窄,就算是见着皇宫里面的殿阁楼宇也不觉得宽敞。可是,古典建筑的高妙就在于它们流露出的大气不是现代建筑可以比拟。
通连的房屋,有着高阔、开朗的气势。这样的斋舍配上这样的主人,可谓是相得益彰。这样的主人怎能不讨人喜欢。可自《红楼梦》出世以来,喜爱它的人多喜欢黛玉或宝钗,我则更喜欢湘云与探春。喜欢湘云似诗人一样的豪迈,亦喜探春的开朗大方,才情高妙,又有着自己的一番抱负。记得探春曾对赵姨娘说:“我但凡是个男人,可以出得去,我必早走了,立一番事业,那时自有我一番道理。偏我是女孩儿家,一句多话也没有乱说的。”事业!对于深闺女子来说是不可能的。探春的这等抱负虽然屈曲于女儿身,可这番精辟的说辞却不是别的女子能够说得出的。
清人说《红楼梦》,言及探春,大都送给她四个字——德才兼备。探春的过人智慧、深僻见解,在书中真是枚不胜举。喜欢探春,正是喜欢她的智慧和抱负,喜欢她的魄力与胆识。一如书中所言,在抄检大观图时,每到一处,无不伏首贴耳,任其抄检;唯独到了秋爽斋,被探春愤怒地拒绝了。她们不但没有抄成,还遭到了探春的斥责,王善保家的还挨了探春的耳光。这种气魄和见识是探春独有的,于此,她是盛开于大观园的一枝不甘沉沦、奋发图强的玫瑰花。
探春不是一个冷漠无情、趋炎附势的人。在林黛玉弥留之际,她是唯一一位可以在却没有在宝玉婚礼上凑热闹而赶至潇湘馆陪伴黛玉的人。她的这份心思,真是十分感人。
大约正因如此,探春的聪敏得到了曹公的偏爱。当园内所有的姊妹都落得悲惨结局时,曹公早已为她安排好了出路,远嫁他乡,依旧过着幸福的日子。
(原创,勿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