泻下药,能够引起腹泻,或滑润大肠,促进排便的功效。泻下药大多味苦而泄,或质润而滑,药性寒温有异,或性平,主入大肠。其主要作用是泻下通便,以排除胃肠积滞及其它有害物质;或清热泻火,使体内热毒火邪通过泻下得到缓解或清除;或逐水消肿,使水湿停饮从大小便排出。主要适用于大便秘结,胃肠积滞,实热内结及水饮停滞等里实证。
【攻下药】
攻下药,多苦寒沉降,主入胃、大肠经。具有较强的泻下通便作用,并能清热泻火。主要用于肠胃积滞、里热炽盛,见大便秘结、腹满急痛等里热实证。
一、大黄
(性味归经)苦,寒。归脾、胃、大肠、肝、心经。(功效)泻下攻积,凉血止血,泻火解毒,活血祛瘀,清泄湿热。(临床应用)1、胃肠积滞,大便秘结。2、血热妄行之出血证,及火热上炎之目赤咽痛、口舌生疮、牙龈肿痛等证。3、热毒疮疡,丹毒及烧烫伤。4、瘀血证。5、湿热黄疸,淋证。(用法用量)煎服,3-30g.
二、芒硝 (性味归经)咸、苦,寒。归胃、大肠经。(功效)泻下软坚,清热。(临床应用)1、实热积滞,燥结便秘。2、咽痛,口疮,目赤及疮痈肿痛。(用法用量)煎服,6-12g.冲入药汁内或开水溶化后服。
【润下药】
润下药,味甘质润而性平,主入大肠,具有润燥滑肠作用,使大便软化易于排出。适用于年老、体弱、久病、产后所致津枯、阴虚、血虚便秘。
火麻仁
(性味归经)甘,平。归脾、大肠经。(功效)润肠通便。(临床应用)肠燥便秘。(用法用量)煎服,10-15g.打碎入煎。
【峻下逐水药】
峻下药大多味苦有毒,药性寒、温有异,主入大肠、肾及肺经。其药力峻猛,用后能引起剧烈腹泻,使体内的水饮从肠道排出,部分药物兼有利尿作用。适用于水肿,胸腹积水及痰饮积聚、喘满壅实等正气未衰之证。
一、甘遂
(性味归经)苦,寒;有毒。归肺、肾、大肠经。(功效)泻水逐饮;外用:消肿散结。(临床应用)1、水肿,臌胀,胸肋停饮。2、风痰癫痫。3、疮痈肿毒。(用法用量)有效成分不溶于水,多入丸散,每次0.5-1.5g.
二、巴豆 (性味归经)辛,热;有大毒。归胃、大肠经。(功效)峻下冷积,逐水退肿,祛痰利咽;外用:蚀疮。(临床应用)1、寒邪食积阻滞肠道,卒然腹满胀痛,大便不通,气急口噤者。2、腹水臌胀。3、喉痹痰阻及寒实结胸。4、痈疽,疥癣,恶疮。(用法用量)入丸散服,每次0.1-0.3g.
(作者 紫光)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