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一世纪的世界——中国篇(八十九)中国经济社会的五年规划(6.10)
(2022-10-26 08:30:53)
标签:
五年规划十二五传承创新 |
分类: 系统理论 |
二十一世纪的世界——中国篇
(八十九)
中国经济社会的五年规划(6.10)
笔者按:无论是问题导向、目标导向、结果导向“三个导向”,还是问题导向、目标导向、制度导向、结果导向“四个导向”,都是以问题的认识、理解和把握为前提条件的;都是在“事前”客观、系统而科学地认识、理解和把握问题的条件下,去“事中”、“事后”及“再事前”地解决问题,为目标、为结果的。而无论是“事前”、“事中”,还是“事后”、“再事前”地客观、系统而科学的认识、理解和把握问题,并最终解决其问题,都是以解放思想的创新思维、创新行动为条件,去寻找出创新的解决途径和方法的。
附原文:
国家规划与政府报告年度评述(第六期)
(2011-2012)
所谓的文化传承创新,与有关的名为文化、实为文艺之类的“文化”传承创新,是有着非常大的理论与实践差距的。因此,对于繁荣发展文化事业、文化产业及文化市场——甚至包括所谓的提高全民族的文明素质等,如果我们还没有厘清文化与文艺、文娱之类的“小文化”的概念及范畴的话,那么,这样的文化,是不足以上升到在此所谓的全民族的文明素质,这样的社会文化、文明的层次或高度的。
文化,不是只有文艺有“文化”,在人类的诸生产与生活的所有理论与实践中,从政府管理到企业经营;从国家政治到社会经济;从社会生产到生活的各个社会领域及其各个环节、各个方面,都有着文化基因的存在、积累及创新、发展。而这样的文化存在、积累及创新、发展,如果没有思想的真正解放,又怎么能够推动当今及未来我国及人类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以及推动全民族、全人类文明素质的提高呢!尤其是在信息技术已经发达到如斯地步的当今社会诸生产、生活,我们还将怎样在全球经济一体化和国际政治多极化中,重现春秋战国时期中国文化中的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对当今及未来中华及人类文化、文明的大发展和大繁荣的创新推动呢!
附件:国家“十二五”规划参考目录
第一篇 转变方式 开创科学发展新局面
第二篇 强农惠农 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第三篇 转型升级 提高产业核心竞争力
第四篇 营造环境 推动服务业大发展
第五篇 优化格局 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和城镇化健康发展
第六篇 绿色发展 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第七篇 创新驱动 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
第八篇 改善民生 建立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
第九篇 标本兼治 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
第十篇 传承创新 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第十一篇 改革攻坚 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第十二篇 互利共赢 提高对外开放水平
第十三篇 发展民主 推进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
第十四篇 深化合作 建设中华民族共同家园
第十五篇 军民融合 加强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
第十六篇 强化实施 实现宏伟发展蓝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