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明日风尚写的专栏:革命之路或是玫瑰人生?
(2010-10-27 16:34:26)
标签:
杂谈 |
革命之路或是玫瑰人生?
童话故事总是以王子和公主幸福地结了婚为结束,不会有多余的笔墨,去叙述王子公主从此坠入平凡琐碎、油盐酱醋的婚后生活。既因为故事不再浪漫,也因为“少儿不宜”。若是小朋友们明白了浪漫的爱情故事接下来,是通往埋葬浪漫的坟墓,那他们从小心灵会埋下什么样的创伤,那是不言而喻的。
诗歌也不会去描写中年的爱情。爱情的颜色是粉红的,鲜嫩的,是“豆蔻二月”,是“芳草才芽,梨花未雨”(徐灿),既便雨打梨花,风摧芳草,那也是凄美的、婉约的、幽怨的、充满诗意让人揪心销魂的。而中年后的爱情颜色已褪为灰色沉郁,纵然写出来不免也是一派肃杀之气,是煞风景的事。
只有小说和电影适合用来讲中年爱情,用细细碎碎之笔触,慢慢展开疲惫人生细节之后面的点点滴滴,渐渐勾勒出平淡生活表面下的暗流湍急。在许多时候,平凡的人,平凡的主人公,平凡的生活,正酝酿着一次不平凡的风暴,被太多太久太稳定的状态积攒着的某些能量,会在某一天,某个时刻,某个微不足道的事件中诱发出一根导火索。它们变得不可控制,变成威胁,变得具有攻击性。最终引爆自身,整个完美世界都崩溃坍塌了。较远的电影《罗斯夫妇的战争》和较近的获奖片《革命之路》都述说了这样的极端事例,当然,前者具有超现实的黑色笔触;后者则更逼近现实中的冷酷。两部电影的女主人公都生活得无忧无虑,杯足钵满,看不出生活对她们有什么不公或让她们觉得不美满的地方。也许这种状态用中国哲学思想来看,恰恰充满危险:“满则溢”。这种外部的“满”正日益升涨成一种内部的“不满”。两部电影最后的结局都是女主人公欲挣脱“美满”的枷锁,欲逃脱完美无缺的婚姻,不惜飞蛾扑火。
这样由平淡而变激烈的故事发生地,一般都是在经历过女权主义运动的西方,或是经济结构和社会结构都较稳定的日本、台湾。在中国大陆,大部分婚姻离“美满”还太远,广大妇女还在为捍卫自己的婚姻而战。尤其是在经过文革禁欲年代后的大陆,许多中年家庭面临的是焦虑和危机,面临的是社会大变革之下摇摇欲坠的不稳定结构。如果有一个中国两岸三地的婚姻报告(类似美国金赛性调查)的话,其结果一定会大不相同。《中国式离婚》这样的电视剧情,在大陆的生活现实中已司空见惯。就这一点而言,也可以说,大陆的电视剧比电影更准确,更写实,更残酷地展示着现实中支离破碎的“中年变法”式婚姻。而后者实际上却更像电视剧模式,一味地向观众展示不食人间烟火的“纯爱”、“纯美”、“纯真”的爱情神话。
当然,现实中,仍有那些衣食不缺,不思外遇,中规中矩的家庭,它们多数也依然微澜不惊。就算疲倦了,主人公连逃跑的力气都没有。感情淡薄或不淡薄并不是这些故事中的主要问题,那些一成不变的,到“了”也不会变,只是变了一种形式。事实上,人最终会对到手的东西比较满意,满意之后再束之高阁,而对没有到手的东西却心怀向往,这时,得到的东西有时候反而会提示你那没有得到的东西才是生命中最重要的,是被自己所忽略了的,这是最常见的心态。美国诗人弗罗斯特的诗《林中有两条小路》说的就是这个。当人们踏上一条最初认为定会精彩缤纷的路时,也许放弃了另外的一条。这条路的确精彩缤纷,但当风景看得差不多了时,就会想起另一条没有踏上的路,对此行这条路的疲惫会加强对那条未走过的路的想像。终于,就有人拨开荆棘,寻路而去,哪怕此中凶险遍布、悬念丛生;那正是疲惫的克星。
当然,剩下的生活之路还是有众多疲惫者需要一路走好,要一直走到路的端头,就会各有各的走法。我的一位女朋友,正是属于衣食不缺、事业有成、离婚外遇都不会有的美满人儿,她的疲惫排毒法就是爱上一位没有风险的虚拟情人,一位银幕上的万人迷。她与情人的约会方式一样也是偷偷摸摸、鬼鬼祟祟(趁丈夫出门),一样也是浪漫多情,温馨撩人:在家里影视间点上蜡烛,搁块手绢,准备些甜点。然后与情人一起出发去一趟冒险之旅,天上地下,天涯海角,携手同行。用她的话说:大屏幕的“带入感”会让她灵魂出窍,至少在一个半小时内她体验了外遇的高潮。灯亮后,擦干眼泪,藏好手绢,回到现实,继续生活。可以说“虚拟外遇”是一个极好的婚姻养生法,尤其适宜女性。所以在中世纪,浪漫爱情小说催生了作家这一职业。而现世,爱情轻喜剧和催泪悲情剧催生了中国影视行业的收视率;冥冥中,也拯救了不少有贼心无贼胆的中年红尘男女。
如果你不看浪漫电影,如果你不读爱情小说,如果你不及时更新布拉特或贝克汉姆头像作界面,如果你不在房间里营造一个随时可以与“虚拟情人”出发远游的大屏幕幻景,如果你婚姻超过十年,如果你不打算与丈夫离婚,如果你们已经十天没作爱。那么,你也有可能沦落为我的另一个朋友,她正满脑子琢磨与周围男人出轨的可能,在近乎花痴的状态中,她老是觉得健身教练想约她出去,又或者在朋友饭局上隔壁的一个帅哥在向她使眼色,某个她的熟人的熟人也在向她发出爱情的信息。不过,据我对她的了解,真正要走出革命这一步很难(对大多数人而言都很难)。所以,最多也就是成为一个祥林嫂式的花痴。在一遍一遍的向朋友模拟预演之后,重新回到现实(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