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小资情调溢满地,市民文化大于天
——回答某杂志访谈
(1)在你印象中,20年前的成都有哪些有名的文化机构和场所?
20年前我记得的有名的文化机构和场所只有文联和位于成都南郊的朱成雕塑工作室,在当时,那里是一个艺术家的乌托帮。
(2)20年后,当年的那些文化机构和场所情况如何?又有哪些新的机构和场所出现?
20年后,除了官员和成员有所改变,当年的文联一切如故。朱成雕塑工作室,变成了一个小型私人博物馆。而蓝顶和荷塘月色以及高地等新的艺术工作区,成了年轻艺术家们新的天堂。而白夜、小酒馆、弘文书局、廊桥艺术中心、千高原画廊等新的机构和文娱场所,改变了成都文艺青年们的生活。
(3)从这些文化机构和场所的变迁中,你认为呈现出了一种什么样的变化?
这些变化表明了成都文化越来越丰富,越来越多元。除了官方的文化机构。民间的文化机构也相当活跃。
(4)你认为成都的文化特点可以用哪几个词来概括,该如何描述这些特点?
每一个城市也都有它自已的性情,成都这个城市的性情是不思大变,小康即富。而成都的文化特点可用“气定神闲”来形容。成都人缓慢的“不慌不忙”的生活方式是成都文化“气定神闲”的基础。
(5)请你用一句话或一个词概括你想象中的成都和成都文化。
小资情调溢满地,市民文化大于天。
(6)白夜酒吧已经存在了十几年,这中间有哪些让你记忆深刻的是事情?
十几年的记忆一两句话哪能说完,因此我花三四年的时间写了一本书《白夜谭》。这本书,写的就是这十年中围绕白夜的各种点点滴滴的趣事,以及成都朋友圈子中的最有意思的人和事。也可以说,白夜的成长与成都这十来年的发展是同步的,所以,你也可以从《白夜谭》中读到成都的街区文化发展史,其中也包括了成都的酒吧发展史。
(7)你觉得或者期望白夜酒吧在成都文化中扮演什么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