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荐诗集之二:薛涛《筹边楼》

(2010-03-29 11:42:16)
标签:

杂谈

“雌声”的视角与气度

 

筹边楼

 

薛涛

 

平临云鸟八窗秋,壮压西川十四州。
诸将莫贪羌族马,最高层处见边头。

 

这筹边楼正是在从成都去松州(今松潘县)的路上,属羌族地区。是大和四年(830)李德裕任剑南西川节度使时所建。实为抵御羌藏边关、为抗击吐蕃、南诏(想来便是如今阿坝、甘孜一带的藏区吧)而建。在他的任内,收复过被吐蕃占据的维州城。李时常在筹边楼上,与边地百姓联络感情,所以,西川也一直很安定。后李德裕调任离蜀,此后边疆纠纷又起。

“平临云鸟八窗秋,壮压西川十四州”,何等的开阔视野!想来这正是因为薛涛多年在幕府进出,且得以与地方官员议事,又曾被罚至松州偏远之地的原因,使得她身上具有一般深居闺阁的良家女子所没有的壮志和霸气。下两句语气陡转,充满忧虑与人文关怀:筹边楼,这座在当时可称为巍然的高楼,是西蜀政治军事的重心和制高点,而今由于驻守将士的目光短浅,贪婪掠夺,召来了与羌族人民的战争,烽火再起,危及首府成都。薛涛显见得对那一带的风土人情、边塞气概、兵家常识一定是了然于胸,同时也对唐时边将统领对少数民族地区的政策有所讽谏。所以才会写下“诸将莫贪羌族马,最高层处见边头”这样有远见、有卓识、有反省、有用兵之气魄的诗句来。四句诗,通过对照李德裕建楼筹边和今昔形势的变化得失,表达了这座建筑物具有的特殊历史意义。

胡震亨曾这样评价薛涛的诗说:“薛工绝句,无雌声”,也就是说:薛涛的诗没有女子气,是好诗。在中国古代各家评注中,涉及到对女诗人的评价中,总会有这样的标准。有无“雌声”,是古代文学史对女诗人的褒贬用词。“无雌声”一直是对薛涛诗歌的高度赞扬。的确,《筹边楼》是诗人对战争和边戎政策的笔力矫健,语音雄厚的力作,看起来像一首男性的诗作。但是,细细读来,全诗充满了女性对战争进退攻守,胜负交战的策略和决断,也充满了女性对和平、安边的期冀。薛涛因为被罚边关,所以对边关百姓疾苦、少数民族地区了解甚多。她亦曾写过:“闻道边城苦,而今到始知。却将门下曲,唱与陇头儿”。所以,她也深知在边关地区,如何处理好各种关系,如何建立与少数民族地区人民的良好信誉,是边关安宁的大局,大势所在。“诸将莫贪千里马”,正是寄望于戎边将士放弃小利,志在大局的警策。这样的诗句,既有女性博大厚爱的胸怀丘壑,也有登高望远的壮志和灵活的布局眼光,是女性的声音,更是女性的思考方式。

所以,“雌声”未必不能表现女性的气度、境界和视角,未必不能力透纸背。“妇人之见”也未必不是一种高标准的见识,如果这个世界不存在那么多狭隘的对性别、对政治、对创作的制约,性别就不再会成为社会中与其他歧视话题一样的问题。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