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阅读
(2022-03-30 16:28:24)
标签:
初中语文 |
阅读选文,完成下面小题。
别把我当陌生人
尉克冰
去年夏天,我去外地开个笔会。想要看看沿途不同区域的风景,决定去时坐火车。3000多公里的路途,我没有同伴。
出发前,老公反复叮嘱我:“独自出行,注意安全。路上不要轻易和陌生人说话,不要接受陌生人给你的食物和饮料,只要离开位置,回来时一定要把杯中剩下的水倒掉。”弄得我还没出门就倍感紧张。
我刚走进火车包厢,一个男人也进来了,身后跟着个四五岁的小姑娘,大概是男人的女儿。过了一会,一个七岁左右的小男孩蹦蹦跳跳地过来了,他妈妈紧跟在后面。整体环境不错,我心里稍稍平静了些。
晚上10点多,我锁好门,把手提包压在枕头下面。不知不觉,已到深夜。人们都睡熟了。突然,我在似睡非睡中听到窸窸窣窣开锁的响动,接着,哗啦一声,门被打开了。我看到,一个黑乎乎的脑袋探了进来,身体还在外面。不好,一定是小偷!我猛地打了个激灵,心跳到了嗓子眼儿,身体哆嗦,头皮发麻。他打探一番后,挤进门内。我不知从哪里来了勇气,顿时从铺上弹坐起来,大喝一声:“干什么的?”“我,我上车呀。”刚上车的男人被我的喊声吓了一跳。随后他将行李拖了进来,原来真是上车的。虚惊一场!
昏昏沉沉的一夜过去了,我感觉过了一个世纪。早晨醒来,赶紧摸了摸枕头下面,包在。
随便吃了早点,又躺下看书。中间出去了几次,回来后,我严格按照老公嘱咐的去做,把杯中剩下的水倒掉。包厢里,孩子们在嬉闹,大人们都很安静。当我拿出零食吃的时候,挺想给那两个孩子。可我没有。
“阿姨,你怎么躺了半天也不下来玩儿?”下铺的小姑娘仰着脸,忽闪着大眼睛笑着对我说。她把我从铺上唤下来,我就和他们几个大人聊了会儿,孩子们也不闲着,小姑娘唱歌,小男孩儿讲故事,我们的包厢里显得很热闹。
“阿姨,吃荔枝吧!”小姑娘奶声奶气地说,接着递给我一颗饱满的荔枝。我愣了一下,赶忙说了声谢谢,接过荔枝,手有些颤抖,还有些僵硬。上车快一天了,我们都是各吃各的东西,谁都没给过孩子吃的。我想,上车前,他们的父母一定无数次告诫他们,不要接受陌生人的食物。同时我更害怕遭遇被拒绝的尴尬。
接着小姑娘给每个人都发了一颗荔枝,没有人拒绝她。看着大家一起分享她的甜蜜,她笑得眼睛像弯弯的月亮湖。此刻我拿着荔枝,不敢面对孩子天真无邪、清澈透亮的眼睛。和孩子比起来,大人的世界有太多的顾虑。突然间,我觉得非常惭愧。
那颗荔枝,我一直攥在手里,舍不得吃。小小的荔枝,如同两个世界的缩影。成人的世界如同荔枝皮,坚硬、粗糙,常有顾虑;孩子的世界如同荔枝瓤,柔软、晶透,充满善意。我们的小包厢渐渐成了快乐的大家庭,美食共享,格外香甜。我把最好吃的都留给了小姑娘,还让她坐在我腿上,给她讲故事,把她原来松散的头发编成漂亮的小辫,拍了很多照片。那天夜里,她是在我怀里睡着的。
第三天清晨,越过上千里寸草不生的茫茫戈壁滩,终于看到了茂密的树林。“快看,天山!”人们指着远处峻拔高耸、白雪皑皑的群峰喊着。
车停了。人们如潮水般从车身里漫出。我抱着小姑娘,她爸爸帮我提着大行李箱。孩子紧紧搂着我的脖子,趴在我肩上。出站了,外面人头攒动。要分别了,我依旧紧紧抱着孩子,我们脸贴脸。她父亲将她抱走的那一刻,她哭着大声喊:“阿姨!”我心里如此地不舍,背过身去……
手机响了,收到老公发来的短信:“出门在外一定小心,不要轻易和陌生人说话,不要接受陌生人给你的食物和饮品。”我笑了笑,走进人海中……(选自《读者》,有删改)
1.阅读选文~段,完成下面表格。
|
时间 |
刚上火车 |
当天深夜 |
第二天 |
第三天 |
|
主要情节 |
“我”见到了同一包厢的乘客。 |
B |
小姑娘给每个人分荔枝。 |
D |
|
“我”的心情 |
A |
害怕 |
C |
不舍 |
2.请从修辞的角度赏析选文第段画线的句子。
昏昏沉沉的一夜过去了,我感觉过了一个世纪。
3.选文第段结尾句提到“我”没有拿零食给孩子们吃,请从文中找出原因。
4.请结合选文内容,分析第段和第段中两个加点词的表达效果。
反复:
颤抖:
5.选文第段画线句子运用了哪些人物描写方法?有什么作用?
“阿姨,吃荔枝吧!”小姑娘奶声奶气地说,接着递给我一颗饱满的荔枝。
6.结合选文,分析第段画线句子不能删去的原因。
阅读《骄傲的红薯》,完成下面小题。
骄傲的红薯
周海亮
(1)母亲很少去看她的儿子,近些日子尤为如此。有时在校门口匆匆见一面,母亲塞给儿子零食和钱,表情局促不安。然后母亲说,该回去了。儿子说再聊一会儿吧,眼神却飘忽不定。母亲笑笑,转身,横穿马路,走出不远,又躲在一棵树后面偷偷回头。她想再看一眼儿子,哪怕是背影。儿子却不见了。儿子像在逃离,逃离母亲的关切。
(2)母亲很满足——一个读大学的儿子,高大英俊,学生会干部,有奖学金——还有什么不满足的呢?并且她知道,儿子正在偷偷恋爱。她曾远远地看过那姑娘一眼,瘦瘦高高,和儿子很是般配。
(3)可是今天她很想见儿子一面。今天,她有了充足的借口。老家人送她一小袋红薯,个儿大皮儿薄,脆生生地喜人。煮熟了,香甜的红瓤化成蜜,直接淌进咽喉里。母亲挑了几个大的,煮熟,装进保温桶,又在外面包了棉衣,然后骑上她的三轮车。儿子从小就爱吃红薯,一路上母亲偷偷地笑。她想,应该叮嘱儿子给姑娘留两个。
(4)这是冬天,街上的积雪未及清理,就被车轮和行人轧实,变成光滑的冰面。家离学校约五公里,雪还在下,母亲头顶白花花一片,分不清是白发还是雪花。她把三轮车在街角停下,想到马上就能见到儿子,母亲再一次偷偷地笑了。
(5)所以,她没有注意到开过来的一辆轿车。车子在冰面上滑行好几米才停下来。司机摁响了喇叭,母亲一惊,忙往旁边躲闪,却打一个趔趄,然后滑倒。她慌慌张张爬起,未及站稳,又一次摔倒。她的手里,仍然稳稳地抱着那个保温桶。她的脸被一块露出冰面的玻璃碴儿划开一条口子,已经流出了血。
(6)司机吓坏了。他说,我得陪你去医院看看。母亲笑笑说,没事。司机说可是你的脸在流血……
(7)在流血?母亲变了表情。果然,汽车的反光镜里,她看到自己流血的脸。她想这样的脸,怎么去见儿子呢?
(8)司机看着母亲,好像除了脸上的伤口,她真的没事。司机便掏出两百块钱和一张名片。这上面有我的电话,他说,随时可打电话给我。
(9)母亲一只手抱着保温桶,一只手推搡着名片和钱。突然她停下来,认真地对司机说,你真的想帮我吗?如果这样,能不能请你把这个保温桶转交给我的儿子……他在这个大学读书,他功课很好……
(10)母亲指了指那座气派的教学楼,脸上露着骄傲的表情。
(11)片刻之后,司机在校门口见到母亲的儿子,将保温桶递给他,说,你妈让我带给你的。男孩说,哦。眼睛紧张地盯着校园里一条卵石小路。小路上站着一位高高瘦瘦的长发女孩。
(12)司机提醒他说,是煮红薯。你妈让你先吃一个,她说,还热着。
(13)男孩突然想起一个问题,她人呢?
(14)司机说,她横穿马路,我的车开过来,她一紧张,滑倒了,脸被划破一条口子,流了血。她不敢来见你,可能怕你伤心……她任凭身体跌上冰面,却用双手保护着这个保温桶,她嘱咐你现在就吃一个,她说,现在还热着……
(15)男孩愣愣地看着保温桶,慢慢将它打开。那里面,挤着四五个尚存温热的煮红薯。它们朴实、土气,甚至丑陋,可是它们香甜、温热,就像老家的乡亲,更像母亲。
(16)司机拍拍男孩的肩膀,说,她还没走。顺着司机的手指,男孩看到了风雪中的母亲。她躲在一棵树的后面,偷偷往这边看。似乎儿子看到了母亲的笑容,似乎母亲发现了儿子的目光。母亲慌慌张张地上了三轮车,转一个弯,就不见了。母亲的头发,银白如雪。
(17)男孩没有追上去。他知道母亲不会也不想让他追上去。可是他已决定,今晚,就回家看看母亲。他还会告诉女友,母亲并不是退休干部,她一直靠收废品供他读大学。她是一位伟大的母亲,她是他的骄傲。
1.第(4)段画横线的句子属于什么描写?有什么作用?
2.品味文中加点的词语,分析其表达效果。
(1)她的手里,仍然稳稳地抱着那个保温桶。
(2)她躲在一棵树的后面,偷偷往这边看。
3.结合选文内容,分析母亲的性格特征。
4.结合全文,说说文章题目“骄傲的红薯”有何妙处。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