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忌讽齐王纳谏》比较阅读
(2011-12-21 23:29:13)
标签:
《邹忌讽齐王纳谏》比较阅读中考题 |
《邹忌讽(1)齐王纳(2)谏》自测
邹忌修(3)八尺有(yòu)余,而形貌昳(yì)丽(4)。朝(zhāo)服衣冠(5),窥(kuī)镜(6),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7)”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吾孰与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8),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客曰:“吾与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明日(9)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10)。暮寝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11)者,私(12)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13)。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14)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15)甚矣。”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16)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bàng)讥于市朝(cháo)(17),闻(18)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19)而间(jiàn)进(20);期(jī)年(21)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湖南娄底市:9.对下面语句中加点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朝服衣冠,窥镜(察看)
10.下列句子中加点的“之”与“齐国之美丽者也”中的“之”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
A.徐公来,孰视之
11.下面对本文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1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文言语句的大意。(4分)
(1)我孰与城北徐公美?
(2)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
译文:
13.《邹忌讽齐王纳谏》中,邹忌的讽谏艺术有什么特点?(2分)
答:
湖北襄樊市:⒓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2分)⑴朝服衣冠 ⑵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⒔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2分)
A.邹忌修八尺有余
C.王之蔽甚矣
⒕将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2分)
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⒖课文内容理解填空。(2分) 本文先写邹忌在与徐公比美的过程中悟出直言不易的道理,接着写邹忌以
⒗邹忌成功说服齐王纳谏的方式,对我们今天的人际交往有着这样的启示?(2分)
湖北黄石市:【甲】于是入朝见威王……此所谓战胜于朝廷。【乙】景公好弋,使烛邹主鸟而亡之,公怒,诏吏欲杀之。晏子曰:“烛邹有罪三,请数之以其罪而杀之。”公曰:“可。”于是召而数之公前。曰:“烛邹!汝为吾君主鸟而亡之,是罪一也;使我君以鸟之故而杀人,是罪二也;使诸侯闻之,以吾君重鸟而轻士,是罪三也。数烛邹罪毕,请杀之。”公曰:“勿杀,寡人闻命矣。”
9.请用“
10.查《古汉语词典》,“数”有三种读音,并有若干不同义项。一读“shǔ”义项有:①作动词,计算。②作动词,列举。二读“
11.下面几组句子中加点的词语意思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A、(1)时时而间进
C、(1)皆以美于徐公
12.把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
(2)使诸侯闻之,以吾君重鸟而轻士。
13.两段选文都表现了进谏者的机智善辩,但各又有不同。甲文劝谏的目的是为了使齐威王
9.请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2分)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
10.在生活中,你有时也会遇到不切实际的赞美。请结合上文内容说说你应当如何正确对待这种赞美?(2分)
夏后伯启与有扈①战于甘泽而不胜。六卿请复之,夏后伯启曰:“不可。吾地不浅②,吾民不寡,战而不胜,是吾德薄而教③不善也。”于是乎处不重席食不贰味琴瑟不张④,钟鼓不修⑤,子女不饬⑥,亲亲长长,尊贤使能。期年而有扈氏服。 故欲胜人者,必先自胜;欲论⑦人者,必先自论;欲知人者,必先自知。
【注释】①夏后伯启、有扈是古代人名 ②浅:狭,窄小 ③教:这里指教化 ④张:乐器上弦 ⑤修:设置 ⑥饬:通“饰”,修饰 ⑦论:评定
(1)解释选文中加点的词语。(2分)战: 期年:
(2)请用“/”给下面句子断句。(断两处)(2分)于
(3)请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4分)①是吾德薄而教不善也。
②故欲胜人者,必先自胜。
(4)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选文第①段的内容。(3分)
辽宁十二市:[甲]
8.解释选文中加点词的含义。(4分)
(1)私王
9.翻译句子。(2分)(1)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
(2)高缭仕①于晏子,晏子逐之
10.选文中邹忌和高缭的做法有什么不同?对你为人处世方面有什么启示?(4分)
贵州毕节市:于是入朝……战胜于朝廷。17.《
18.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意思。(2分)(1)闻寡人之耳者
19.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2
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
20.齐王虚心纳谏表现在哪些方面?收到了什么效果?请用自己的话表述出来。(4分)
答:
21.邹忌成功说服齐王的故事,对我们今天的人际交往有什么启示?(至少写出两条)(
答:
柳州、北海市:(一)于是入朝……战胜于朝廷。(二)吴王欲伐荆,告其左右曰:“敢有谏者,死!”舍人①有少孺子②者,欲谏不敢,则怀丸操弹,游于后园,露沾其衣,如是者三旦③,吴王曰:“子来何苦沾衣如此?”对曰:“园中有树,其上有蝉,蝉高居悲鸣饮露,不知螳螂在其后也!螳螂委身曲附④,欲取蝉而不顾知黄雀在其傍也!黄雀延颈欲啄螳螂而不知弹丸在其下也!此三者皆务⑤欲得其前利而不顾其后之有患也。”吴王曰:“善哉!”乃罢其兵。[注]
12、请从两篇短文中各找出(归纳)一个成语。(
13、与“则怀丸操弹,游于后园”中加点字“于”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皆以置从美于徐公
14
15.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6分,每小题3
译:
(2)此三者皆务欲得其前利而不顾其后之有患也。
译:
16.请比较两篇短文的相同点。(
(1)从进谏方式看,邹忌与少孺子:
(2)从进谏结果看,威王与吴王:
绍兴市:于是入朝……战胜于朝廷。1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①
12.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3
翻译:
13.用你自己的话说说邹忌是用什么方法成功说服齐王的。(
丽水市:《邹忌讽齐王纳谏》《郑龙谏勿伤百姓》赵简子①出畋,命郑龙射野人②,“使毋惊吾鸟。”
龙曰:“吾先君晋文公③伐卫④,不戮一人;今君一畋,而欲杀良民,是虎狼也。”简子曰:“人畋得兽,我畋得士。故缘木愈高者愈惧,人爵愈贵者愈危,可不慎乎!”
17.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5分)
18.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6分)
19.齐国能“战胜于朝廷”的原因是什么?(4分)
20.同样是“谏”,邹忌和郑龙采用了什么不同的方法?(4分)
天津市:于是入朝……战胜于朝廷。9.下面对选文中加点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私:偏爱B.
10.下面句子中的“于”字解释为“在”的一项是
A.
11.下面这个句子朗读时停顿正确的一项是
A.今齐地方/千里,
12.下面对选文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第一节文字写邹忌以切身经历设喻,讽谏齐王除弊纳谏。
B.第二节文字写齐王纳谏的态度和措施,以及纳谏后取得的巨大成效。
C.“王之蔽甚矣”中的“蔽”指齐王接受“私王”“畏王”“有求于王”者的蒙蔽。
D.邹忌敢于直言进谏,这是齐国能“战胜于朝廷”的根本原因。
盐城市:【甲】于是入朝……虽欲言,无可进者。【乙】孙叔敖为楚令尹,一国吏民皆来贺。有一老父衣粗衣冠白冠后来吊(慰问、吊唁)。孙叔敖正衣冠而见之,谓老人曰:“楚王不知臣之不肖(品行不好),使臣受吏民之垢(谦虚的说法,意为担任楚国的宰相),人尽来贺,子独后吊,岂有说乎?”父曰:“有说。身已贵而骄人者民去也,位已高而擅权者君恶之,禄已厚而不知足者患处之(患祸隐伏在那里)。”孙叔敖再拜曰:“敬受命,愿闻余教。”父曰:“位已高而意益下(越把自己看得低),官益大而心益小,禄已厚而慎不敢取。君谨守此三者,足以治楚矣!”
11.下列句子停顿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臣/诚知/不如徐公美
12.解释下列加点词的含义。(4分)
①私王
1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4分)
①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
②位已高而擅权者君恶之。
14.邹忌向齐王、“老父”向孙叔敖进言分别用了什么方法?在与人交往中,你更欣赏哪一种?请说说理由。
9.C(2分,蔽:受蒙蔽的意思)
10.B(2分,B项中的“之”与例句中的“之”都是结构助词,译为“的”)
11.D(2分,本文主旨是通过邹忌从与徐公比美中悟出治国的道理,进而讽劝齐王纳谏,使齐国达到大治)
12.(1)我与徐公相比,谁更美?(2分)
(2)所有的大臣、官吏和百姓,能够当面指责寡人过错的,得上等奖赏。(2分)
13.从小事入手,以小比大,以家比国(1分),寓治国安邦之道于形象的比喻之中(1分)。
⒓⑴穿戴
⒔B(2分)
⒕满一年以后,就是想进谏,也没有什么可说的了。或:一年以后,就是想说,也没有什么可进谏的了。(2分。“期”“虽”必须译正确,译错一字扣0.5分)
⒖切身经历
⒗启示我们:说话要注意对象,要讲究方式方法,要委婉得体。或:我们在劝说他人时力求语言委婉,用语得体,充分尊重被劝说者,使之受得启发、明白道理,从而愉快地接受意见。(2分)
9.今齐地
10.shǔ
11.B(2分)
12.翻译:(1)所有的大臣、官吏、百姓能够当面指责我的过错的,可得上等奖赏。(“面刺”,“当面指责”,1分;整体流畅1分)
(“以”字1分,“重”“轻”意动用法共1分)
13.广开言路(纳谏)
8.(2分)察看;受蒙蔽
9.
10.
11.
(2)
(3)
②所以想要战胜别人,就一定要先战胜自己。
(4)
8.(1)偏爱
9.(1)命令刚下达,群臣都来进谏,门前、院内像集市一样。
17.〈〈战国策〉〉(1分)
19.所有大臣、官吏、百姓,能够当面指责我的错误的可得到上等奖赏。(
20.①
21.①
12
13
14(1)当面指责
15.(1)能够在公共场所批评议论我的过错,并且传入我的耳朵的人,受到下等的奖赏.(翻译时大意得1
(2)这三者都一心想得到他们眼前的利益,却没有顾及后面的祸患。(翻译时大意得1
16.(1)都采用设喻(类比、讽谏)的方式,委婉含蓄地指出君王的过失。(2
11、①
【
12
【
13
17.(1)长,身高
18.(1)我的妻子认为我比徐公美,是因为偏爱我啊。
19.邹忌劝说齐王广开言路,改良政治,从而使齐国内政修明,吸引各诸侯国前来朝见齐王。(4分,大意写出即可)
20.邹忌用的是曲谏——委婉规劝;郑龙用的是直谏——尖锐批评。(4分,两者不同的进谏方法各2分)
9.D
11.(2分)(D)
12.(4分)①偏爱
13.(4分)①几个月过后,不时有人偶尔来进谏。
14.(5分)答:邹忌运用设喻的方法进谏齐王,含蓄委婉又形象生动,让对方易于接受自己的观点或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