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育儿 |
家长:
杨老师你好,看到你发出的征集贴,真的很高兴。我是个急脾气的人,以前动不动就呵斥他们,直到前些日子,我看了您的书,知道自己有些做法是错误的,有时很难控制住,看了你的书,道理是明白了,可论到自己去执行的时候,怎么也把握不好尺度,可能文化水平不高(初中毕业),理解不透吧!
我有两个孩子,是双胞胎,现在刚好三周岁半了,两个人老是抢东西,比如,前天哥哥在玩积木,玩得很好,不一会儿,弟弟过去了用手,哗的一下,把哥哥摆好的积木给打乱了,哥哥就哭了起来,我看到了,就过去跟弟弟说:“怎么把哥哥的积木打乱了呢,你要是想玩,可以跟哥哥说呀,和他一起玩,”话还没说完,哥哥就上来打弟弟,说你把我的积木扔掉了,还跑到我的怀里边哭边说,弟弟把我的积木扔掉了,我跟他说:“弟弟把你的积木扔掉了是他的不对,可你不能打弟弟呀,”他光在那哼哼唧唧的说把我的积木扔掉了。也不怎么哭了,过了一会儿就好了。
我就跟弟弟说:“你想玩可以跟哥哥说,别去抢他的东西呀?”弟弟就笑着跟我说,我把哥哥的积木扔掉了。然后就跟没事一样,还去把积木又给扔了一些,这下哥哥又哭了,就去推了弟弟一把,这下坏了,俩人打了起来,哇哇大哭了起来,我很生气,但不知该怎么办,这样的事情经常发生。我很头疼。请杨老师给指点迷津。如何处理才让他们不再为抢东西而打架。他们俩人从小都是我自己看的。在没看到你的书之前,我也光打他们,有时忙不过来,我也很生气,所以态度也不是很好。在此先谢谢杨老师啦(冬儿)
杨杰:
你说自己是急脾气的人,以前动不动就呵斥孩子,甚至还会打他们,那么,孩子就会学到你的方式来处理兄弟纠纷。所以,最根本的办法,是你学会耐心地对待他们。这并不容易做到,但你已经在尝试,相信坚持下去,你会看到自己的改变,也会看到孩子的改变。
在处理具体纠纷的时候,我们也需要一点耐心,多了解一下前因后果。弟弟把哥哥的积木打乱,这其中的原因是什么呢?可能是他自己无聊,想引起别人的注意;也可能是之前发生了别的事情,弟弟对哥哥有情绪;还有可能是弟弟看哥哥的积木摆的好,故意去破坏……,总之,我们弄清原因,才能更有针对性地处理问题。如果是弟弟很无聊,那我们就要多关注他;如果是对哥哥有情绪,我们要进一步了解之前的纠纷;如果是故意破坏,可能弟弟也想搭出像哥哥那么好的积木……
哥哥哭了,你先去批评弟弟,哥哥发现你站在他这一边,所以冲过去打弟弟。这个细节其实可以颠倒一下,先安抚哥哥,还可以顺便了解更详细的信息,然后再去和弟弟说。这时候哥哥冲过来的可能性会减少。
你责问弟弟为什么把哥哥的积木打乱,如果想玩,可以和哥哥说然后一起玩。这个处理方法,前半句是责备,后半句是建议。先责备后建议,通常建议也听不进去。另外,这个建议也非常苍白。到此为止,你还没有弄清弟弟打乱积木的原因,想当然地假设他也想玩积木。如果他只是想玩积木,如果他可以和哥哥说,那么,他就不会打乱积木了。这个建议看上去很合理,其实没有针对性。
哥哥打了弟弟,然后到你怀里哭。你告诉他:弟弟扔掉积木不对但你也不能打弟弟。哥哥哼哼唧唧地强调弟弟扔他的积木。从这个细节来看,哥哥也没有把你的话听进去。
整个处理过程,你只是把道理说给孩子,但并没有与孩子共情,没有照顾到两兄弟的感受和需求,因此,这些话并没有说到孩子心里去。
而且,这样并没有真正把纠纷解开。从弟弟的角度看:我不就是把积木弄乱了吗?哥哥打了我,妈妈批评了我,哥哥还在妈妈的怀里撒娇;从哥哥的角度看:哼,谁让他弄乱我的积木,妈妈还说我不对,是弟弟有错在先,我就得打他。他一会儿要是再弄乱积木怎么办呢?
因为兄弟俩都觉得不平衡,接下来,新的冲突又开始了:弟弟扔积木,哥哥哭并打弟弟,然后扭打在一起……
我想,你大概也会困惑,处理手足纠纷的套路,很多育儿书上就是这样教的呀?其实这个方法很有效,但不要忽略了与之相匹配的表情、语气和态度。如果只是机械地把这几句话念叨给孩子听,通常都是无效的。
我们处理一件事情,却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那么,这件事情本身,就是一个很好的案例,值得我们仔细品味、反思,从中学习、改进。
有问题请用评论的方式发在“教育问答 征集帖”的后面: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187a54d0101mvyx.html
微信公众账号:yj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