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容应对急性子
(2010-09-07 22:53:53)
标签:
育儿 |
轩轩2岁了,到了特别好玩的年纪。现在,我一去他家里,表现最疯狂的,就是他了。
前一段时间,他脾气特别急躁,不如他的愿,就跳着脚哭,且哭的惊天动地。带他下楼玩,一出去就失控,横冲直撞,还不让牵手,姥姥跟在后面,愣是追不上。
有一天,我们全家人去喂鱼,买了些馒头,在车上,几个孩子你一口我一口地吃了不少,临时决定,再去买点面包。本来曼曼跟着我去的,结果呢,曼曼又不去了,轩轩却跟了过来,我索性带他去买面包。
因旁边是马路,我的第一个要求就是牵手,他也允许我牵。我知道,这样枯燥地走,他肯定会闹的,因此,要有一些东西吸引他的注意力。于是,我就一路跟他说话,告诉他,这是车,那是草,我让他去摸摸车,再摸摸路边的草,蹲下来看看小花,还追着小鸟到树林里,一路上都很开心。买了三袋面包,我包里只能放两袋,就让他提一袋(嘿嘿,我们家最小的童工)。
回来的路上,仍然是不停地说话,东看看西看看,这条路大约有150米,除了最开始一小段他会扭动手腕外,后面就这样一路乐呵呵地走过来,且尽职尽责地把面包拎到地方。我当时相当吃惊,妈妈和姥姥说,他出来从来不让牵手的,一牵手就大哭。现在看来,只是方法不对。他不让牵手,姥姥马上就退让,给人的感觉,就是孩子不让牵手,其实,是大人没有坚持。另外,沉默地牵手,让他感到非常枯燥、非常被动,所以努力挣脱。
他下楼梯,也非常急躁。只要有人牵手,就往下猛冲,非常吓人,我们会担心把他的胳膊扯脱臼,或者不小心滚下去。我带他走楼梯的时候,走几个台阶,就用手拦住他的身体:停,慢一点!然后,接着往下走,他往前冲的话,我继续用这个办法。这样走了七八次,我惊奇地发现,他不再猛冲,懂得跟着大人的步伐了。
还有一次,他看见薯片了,就大哭,要吃薯片。恰好我在,嫂子就把薯片给我,让我分给他。我可没那么好说话,先难为难为他再说。我的第一个要求:坐到沙发上,等着!为了吃薯片,轩轩同学很顺从地坐到沙发上,眼巴巴地望着我,我慢悠悠地拆开包装,轩轩显然不满意我这效率,咧着嘴要哭。我拉长声音强调:等一等!哎,为了吃薯片,轩轩同学再次忍了。好不容易见我把包装拆开,看到心仪的薯片,一脸灿烂的笑容,不过,他高兴的有点早。还有最后一个要求:谢谢姑姑!轩轩同学没想到我有这么多花招,令人垂涎的薯片,就在眼前晃来晃去,于是,他第三次忍了,两只小手抱在一起,比划了一下,算是谢过。他终于吃到了薯片,说不定小家伙在心里感叹:这年头,吃块薯片咋就这么难呐!
大家都看出来了,我是故意的。他越是急躁,我越不让他马上吃到,这样做,是先让他明白,用发脾气哭鼻子来对付姑姑,不好使!我提那么多的要求,是想让他在等待中安静下来。如果套用一个心理学的名词,这叫“延迟满足”。与此相关的,是那个著名的糖果试验,心理学家通过追踪得出结论:那些能够延迟满足的孩子自我控制能力更强,他们能够在没有外界监督的情况下适当地控制、调节自己的行为,抑制冲动,抵制诱惑,坚持不懈地保证目标的实现。
这之后,我们之间形成了某种默契。比如,某一天我拿到了一盒果冻,问他:吃吗?他点头。我说:坐好等着。他就非常安静地坐在那里,依然是眼巴巴地望着我,这次呢,不着急了,他知道,我肯定会给他的,再说了,急也没用。然后,我一口一口地喂他吃,他一点都不闹。那种感觉非常奇妙。
上周出去玩,我买了一大盒腰果给这些孩子吃。前天,他在厨房发现了,妈妈就把盒子给他,他抱出来给我,一副乐颠颠的样子,然后,自己爬到沙发上等着,我拿出一个腰果,举得稍微高一点,什么也不说,他居然知道我在逗他,立刻两只小手抱在一起谢谢我。
还是忍不住感慨,两岁多的孩子,真是好规矩,这样做一两次,他就记得很牢固。
现在回头去看,轩轩之所以这么急躁,主要是因为大人不恰当的回应方式。平时,多数是姥姥带他。经过曼曼的教育过程,姥姥已经有了相当的进步,最起码,我们跟孩子较劲,惹得他们涕泪横流,姥姥不干涉了。不过,论教育尺度的话,依然比我们宽泛,毕竟是隔辈亲,也是难免的。所以,轩轩一哭,姥姥就显得特别着急,赶紧安慰他,不管他懂不懂,都给他讲一大通道理。这样做的结果,就是轩轩会使劲地哭,而且,很小的事情,就会发很大的脾气。
我多次提醒她们,轩轩闹的时候,等待大约十五秒,然后,语调平缓、表情平静地处理这件事情,结果会大不一样。千万不要小瞧了孩子察言观色的能力,轩轩早就学会了“看人下菜碟”,同样一件事,如果三哥制止他,不但令行禁止,他还会满脸堆笑地去讨好三哥。如果是妈妈或者姥姥制止他,就当耳旁风,甚至打他的手都没用。
有时候,孩子的急躁易怒,是大人间接“培养”出来的,要扭转这种局面,我们要先学会从容应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