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才和一个同学聊她家孩子,我忽然冒出这样一个念头——别把日记当作业。
我知道,这与目前的教育实情不符,小学生的作业里经常有日记一项。
说说我的理由吧,不同意的拍砖哈
1.
日记是特别私密的文本。日记是记给自己看的,是心灵的后花园。在日记里,可以最大限度地说心里话,面对真实的自己。如果日记成了作业,就公之于众了,那么,写的时候,就会有所顾忌。严格说来,老师布置的日记,也不算是真正的日记。
2.
日记未必成文。我从初三写日记到现在,说实话,如果把我的日记交给老师,估计不会及格。我的日记都是流水账,认为值得记的,就记上一笔。有话说的,就多说两句。也不讲究谋篇布局,想到哪里写到哪里,颠三倒四的。如果一定要强迫孩子把日记写得像作文一样,有起因、发展、高潮、结局,那简直是强人所难。
3.
在日记中获得精神成长。在我看来,写日记就是和自己对话。日记是守口如瓶的挚友,百分百接纳我们的一切。这是任何亲密朋友都无法比拟的。我们的负面情绪,都可以通过这条渠道宣泄出去,又不会妨碍任何人。所有不切实际的幻想,都可以说给日记听,而不必担心任何冷嘲热讽。当然,我觉得日记最大的作用是反思。盘点一天的所做作为,可以清晰地看到哪些地方做得好,哪些地方做错了,下次该怎么做,再写写感触和心情。这样,每天总会有点收获。就我的观察,日记对于青春期的孩子特别重要。因此,我不赞成把日记当作业,倒了胃口。这样,以后孩子就不大想写日记了。另外,不翻看孩子的日记,也是一条铁的纪律。这是彼此信任的底线。当我们好奇的时候,就这样告诉自己吧——不要伤了孩子最好的一位朋友。
4.
作文从片断开始。在我看来,说话和写文章是两套本领,会说未必会写。老师让学生写日记,无非是练习写作。既然如此,不妨从片段开始,让孩子把说转化成写。比如,让孩子用三十个字,说清楚一件小事情,然后写下来。这样,只有几句话,相当于几个造句,比较简单,孩子容易做到。然后,再把字数提到五十字,这样慢慢增加,拿生活里的琐碎小事当素材,不断练习,写作水平不知不觉就上去了。再让他一口气写个三五百字,就不愁了。如果上来就要求三五百,会把孩子吓住。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