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孩子好奇的触角伸展出来
(2009-04-14 14:52:31)
标签:
杂谈 |
昨天,我无意间想起以前读书的一些旧事。想着老师那些貌似正确的教诲,今天看来,有许多事值得推敲的。
比如,我记得老师时常会说这样的话,“不考的内容不用看”。
我当时就有疑问,不考就不用看,那编书的人为什么会编这些内容呢?难道编书的人比教书的人还傻?
呵呵,当初我就是一个逆反心理很重的小孩,所以想事情会显得有点刻薄。
我现在慢慢明白了,其实学校教育,是很基础的。学校教给我们的,只是知识中非常狭窄的领域。学校教育的本意,那些课程应该是通往各种专门知识的桥梁。但是,考试制度却常常画地为牢,斩断了学生向外伸展的触角。
打个比方说,学了《史记》的内容,感兴趣的孩子就想去看看《史记》这本书,看看里面还说了什么。但是,如果在晚自习的时候看这本书,那 时候的老师会认为你在看“闲书”,不好好做作业,不好好复习,影响考试成绩。也不是《史记》不好,只是《史记》这本书不全考,看多了“没用”。
在这样的观念影响下,很多孩子都妥协了,只是盯着分数,慢慢把自己的兴趣都淡忘了。也不是分数不重要,我想说的是,兴趣真的很重要。我读书这些年,就觉得周围的人,有自己兴趣的,真的很少。往往都是任务驱动,完成了课程规定的内容,就一片茫然,不知道自己该做点什么。
这就是我们应试教育的悲哀,狠命地让孩子学习,却培养了一群不爱学习的孩子。能怪孩子吗?哪个孩子小时候不是两眼发光呢?
批评的话说多了也没用,这里只是想说。在关注孩子成绩的同时,也别忘了鼓励孩子好奇的触角伸展出去。如果孩子想去看看《史记》,一定要鼓励他去看,当然,前提是安排好时间。别的内容也一样,只有课内的东西和课外的东西实现了一种连接,这个学习才是开放,成功的。
当然,这只是我个人的想法,有站着说话不腰疼的嫌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