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不该出手,千万别出手!

(2009-03-04 17:16:54)
标签:

杂谈

 

 

说两个小例子。

比如刚才鹏鹏开门,是月牙形的锁孔,他有点吃力地插进去。转动的时候,他就有点弄不清楚方向,这时候,我们选择袖手旁观,看他左右转动。最终,他确定是往右边转。其实,这是一个小小的困难,鹏鹏通过努力,自己跃过去了。

接着,又遇到一个小问题,转动了大约45度之后,那个角度他不会用力,转不过来,我们看着他努力了几次,还是转不动。我发现这次他是不会用力,如果由他自己来想办法,可能很困难。这时候,就给他做个示范,告诉他怎么转。然后,我又把钥匙拧回原来的角度,让鹏鹏自己来,他学会了,克服了这个小小的困难,门也被他打开了。

然后,我又想起来昨天的一件小事。

昨天在床上坐着玩,鹏鹏要给嫂子脱袜子。嫂子是直接告诉他要从后脚跟这个方向用力。刚才,我又和嫂子讨论了这个事情。

其实,孩子从出生的那一天,就在学习。每一件小事情,孩子都有个学习的过程。所以呢,作为家长,要提供学习的素材,也要提供练习的机会。“该出手时就出手”固然不错,但也要记得,“不该出手,千万别出手”。

以鹏鹏开锁为例,他把钥匙插进去,就算吃力,他也能做到,不必出手!找方向,非左即右,不必出手!转动,尝试了半天,他确实不会用这个劲儿,该出手!做个示范,再拧回来,为的是给孩子一个及时练习的机会,他学会了。

脱袜子也一样,其实,最开始让孩子自己去脱,无论他用什么办法,能脱下来即可,哪怕他的尝试失败了,也是有意义的。如果他实在不会,提示一步,然后沉默,这样,孩子学会了就可以了。

有的孩子八九岁以后,家长会发现这些孩子的思维很懒,遇到问题就退缩,这时候苦苦寻找增强孩子主动性的良药。其实,我们首先要去寻找孩子思维懒惰和被动的原因,这往往是“不该出手乱出手”惹得祸。孩子遇到困难,寻找对策,不断地试错,这是锻炼孩子思维的绝佳路径,如果一遇到困难就全盘包办,孩子就会越来越怕困难,越来越依赖大人,能力也没有发展起来,不退缩才怪。

所以呢,教孩子的时候,过度热心也不是好事情。孩子能做的,我们坚决不代劳;孩子通过努力能做到的,我们袖手旁观。孩子实在做不到的,提供最有限的帮助,后面的还要孩子自己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后一篇:时刻都在谈判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