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什么样的孩子容易有攻击性?
(2008-12-09 18:11:47)
					
											标签:
																				
                            杂谈 | 
					
 
所谓的攻击,还分为主动攻击和被动攻击,说白了就是欺负别人和被别人欺负。
习惯欺负别人的孩子,一般生活在这样的环境中:在家中经常观察到成人之间的冲突和攻击,自己却很少成为家人攻击的目标。这样的孩子倾向认为:攻击行为可以使自己获得一定的利益,认为自己能轻而易举地让受害者让出资源或屈从。
被欺负的孩子呢,一般都具有社会退缩、少动、身体虚弱以及不愿意反击等特点。被欺负的男孩通常与母亲关系亲密,受到母亲的过度保护。在这种关系中,母亲通常纵容他们表达恐惧和疑惑情绪,这不利于男性性别图式的形成,也导致他们不被男同学所接纳。不幸的是,很多长期受欺负的儿童青少年长大后仍无法摆脱受欺负的困境。
我一直不赞成打孩子,这不,也在书中找到了理论根据:靠体罚来压制孩子的攻击和反抗行为,反而为孩子的攻击性行为提供了榜样。呵呵,好打骂孩子的朋友,就听我一句吧,换个办法解决问题,不要再去攻击你的孩子。
好欺负人的孩子,一般都生活在争吵不断的家庭氛围中,家庭成员不愿意相互交流,即便发生交流,也往往是采用嘲笑、威胁或其他激进的方式而不是亲切交谈。
有的家长不习惯用赞许的方式控制和改变孩子,他们往往忽略孩子大量的亲社会行为,对孩子一些无伤大雅的行为又过于大惊小怪,这种消极的教养方式,导致孩子容易通过反抗成人来获取关注。
再说几句废话,总结一下:
1. 
2. 
3. 
4.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