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3.  什么样的孩子容易有攻击性?

(2008-12-09 18:11:47)
标签:

杂谈

  

所谓的攻击,还分为主动攻击和被动攻击,说白了就是欺负别人和被别人欺负。

习惯欺负别人的孩子,一般生活在这样的环境中:在家中经常观察到成人之间的冲突和攻击,自己却很少成为家人攻击的目标。这样的孩子倾向认为:攻击行为可以使自己获得一定的利益,认为自己能轻而易举地让受害者让出资源或屈从。

被欺负的孩子呢,一般都具有社会退缩、少动、身体虚弱以及不愿意反击等特点。被欺负的男孩通常与母亲关系亲密,受到母亲的过度保护。在这种关系中,母亲通常纵容他们表达恐惧和疑惑情绪,这不利于男性性别图式的形成,也导致他们不被男同学所接纳。不幸的是,很多长期受欺负的儿童青少年长大后仍无法摆脱受欺负的困境。

我一直不赞成打孩子,这不,也在书中找到了理论根据:靠体罚来压制孩子的攻击和反抗行为,反而为孩子的攻击性行为提供了榜样。呵呵,好打骂孩子的朋友,就听我一句吧,换个办法解决问题,不要再去攻击你的孩子。

好欺负人的孩子,一般都生活在争吵不断的家庭氛围中,家庭成员不愿意相互交流,即便发生交流,也往往是采用嘲笑、威胁或其他激进的方式而不是亲切交谈。

有的家长不习惯用赞许的方式控制和改变孩子,他们往往忽略孩子大量的亲社会行为,对孩子一些无伤大雅的行为又过于大惊小怪,这种消极的教养方式,导致孩子容易通过反抗成人来获取关注。

再说几句废话,总结一下:

1.       友好和谐的家庭氛围,对孩子的成长最有利。

2.       母亲的过度保护,容易使男孩子受欺负。所以作为母亲该放手时就放手。

3.       挨打的孩子,更容易产生攻击性行为。

4.       忽略孩子的积极行为,缺少赞许,孩子容易用消极的方式吸引大人的注意力。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