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恶作剧的往事
(2008-11-18 13:05:59)
标签:
杂谈 |
小时候,二舅对我宠爱有加,等我大一点,他就不再给我好脸色。有一次他说了心里话:小杨杰主意太正,给点阳光就灿烂,要经常“修理”着点。我当时心里还挺委屈——咱是多乖的一个孩子呀?
最近偶然想起几件小事,才发现那时候的我确实欠“修理”。
大约七八岁的时候,我去大舅家玩。大舅家在山区,在我眼里,那真是一个玩耍的天堂。当时家里还有我表哥和表妹,表哥大我两岁,我大表妹两岁。我们三个在一起,数我鬼点子最多,我一去家里就不得安宁。
有一天大舅妈让我们去打猪草。我们三个人领命,拖着一个篮子就出了门。到了山顶上,篮子一扔,就玩起来看,追蝴蝶,捉蚂蚱,采野花……玩到肚子饿了,才想起猪草的事儿,就赶紧忙活着弄猪草,我一看照这速度,我们的午饭肯定泡汤,于是,眉头一皱,计上心来。我就和她俩说,咱把篮子下面放上别的东西,上面放一层猪草,不就可以回家了,先吃了饭再说,管它呢!他俩积极响应,我们就商量往里面放点啥,最后我出了个馊主意,咱把下面放上石头,如果我大舅妈不小心连石头也倒下去,说不定还能砸死头猪,那咱就有猪肉吃了。当时,我们流着口水就往家里赶,三个孩子还不算太傻,快到家的时候才往篮子里装石头,可怜三个小笨虫,费力地拖着一篮子石头进了家门,为了提高命中率,居然还想方设法把篮子放到了猪圈的墙上,真是想猪肉想疯了。
大舅妈没那么笨,一把下去,就发现了石头,她那个乐啊,直接就指着我说:肯定是你的鬼主意!我的黄粱美梦,一下子就化作泡影,大舅妈也没责备我们,其实她也没指望我们打猪草,就是找个理由把我们“轰”出去,她好清净一会。
这个恶作剧是我的早期作品,那时候还没什么技术含量,到头来还捉弄了自己。后来,咱也尝试着玩了点高难度的。
十多岁的时候,有个周末带着一群孩子疯玩,常规的游戏玩腻了,我就琢磨着来点新花样。在院子里环视一周,我的目光停留在唯一一盆盛开的鲜花上。也不知道哪里来的博爱情怀,我就想,这花放在窗台上,只有我们一家人能看见;如果放到房顶上,那过路的人都能欣赏到,都说人往高处走,如果花会说话,它也一定愿意去个高点的地方。我和弟弟妹妹们一拍即合,大家都跃跃欲试。花上房的过程也很简单,我从凳子爬到墙上,让大一点的弟弟爬到凳子上,把花传给我,我再把花放到房上,然后人爬上去,把花放在最显眼的地方。我们那个得意啊,仿佛干了一件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大事,最后,发现高兴得太早了。那堵墙紧靠着房檐一角,上去容易,下来就难了。站在上面感觉房顶特别陡,我一步步靠近房檐的角落,脚底下都发麻,一不留神滑下去,小命不就呜呼了。尝试了好几次都不成功,弟弟妹妹也设法营救我,他们也没什么高招。最后见我实在下不来,就各自散去。我一个人在房顶上凉快了一上午,盼星星盼月亮,总算把老妈盼回来了。真见到她,我又不敢吱声了,她无意间一抬头,发现我在房脊上骑着呢。那错愕的神情,令人终生难忘。老妈真是好脾气,就说了一句话:你这个还愿的货,真是三天不打,上房揭瓦!
老妈肯出手相救,我已经烧高香了,乖乖地下来。偶尔抬头,见到那盆花盛开在房顶上,心里还有点小得意。没想到接下来天公作美,连续二十多天艳阳高照,我不敢再上房,眼睁睁看着那盆花蔫了,死了。我想,如果那盆花在天有灵,它一定会怪我一辈子。哎,草菅花命啊!
从此,我就总结了一条经验——没把握的事情不能做。后面的这件事情,我就稳扎稳打,大获全胜。
十三四岁的时候,有一次在二舅家,我和二表哥包饺子,大表哥到厨房视察了一圈,留下一句话:快点包,我饿了!让他帮忙,他说要复习功课,一转眼和同学玩去了。我和二哥都愤愤不平,发了半天牢骚还不解恨,就想怎么能折腾大哥一把。想了好几个主意,不是不妥,就是不过瘾。于是就让二哥先包着,我去客厅逛了一圈。看到柜子上的几枚硬币,我眼前一亮。光想着怎么捉弄人,也顾不得卫生,就把硬币包进了饺子里。还觉得不过瘾,又找来辣椒和蒜,包了好几个。
饺子端上来,我和二哥相视一笑,两个人都悄悄地盯着大哥。那天大哥的运气也真好,他狼吞虎咽的,第一个中奖,“嘎嘣”一声,捂着半边脸,半天说不出话来。我和二哥差点乐晕过去,家人才知道这饺子里面有“货”,接下来全家人都小心翼翼地,像吃地雷一样。那时候光顾解恨了,事后想起来,却有点不忍心,要是把大哥的牙咯掉了,我们可赔不起。
一般来说,大人都不喜欢孩子恶作剧,其实,从孩子的角度来说,恶作剧自有它独特的价值。
一、善意的动机。以我自己的恶作剧来说,表面看来,其实都挺讨厌的,无论是弄一篮子石头想砸死猪、还是把好端端的花弄到房顶晒死,或者往饺子里埋“地雷”,总是制造麻烦。但从孩子的角度来看,有的是为了好玩、捉弄人,有的是为了达到可笑的目的,或者还有点为别人着想的念头,恶作剧之中总包含着善意的动机。幸运的是,这几次有点极端的恶作剧,家里人都没有疾言厉色地惩罚我。如果老妈当时把我胖揍一顿,今天想起上房的事来就没那么好玩了。
二、淘气的孩子心情好。我观察周围的亲人和朋友,似乎有这样一个规律——喜欢恶作剧的淘气包,不但小时候心情相对比较好,直到长大成人,似乎都保持这样的风格。这些人乐观、幽默,信任他人,“给点阳光就灿烂”,还很容易带动别人。其实,这个道理也不难解释,当一个孩子恶作剧的时候,通常是他内心愉悦程度的巅峰。常常有这样体验的孩子,情绪底色自然就明媚、绚烂。
三、想象力、创造力的集中爆发。没人把循规蹈矩的事情看成恶作剧,凡是恶作剧,一定是原创的、奇妙的、出乎意料的。恶作剧的时候,孩子没有教材可以参考。完全是靠自己聪明的小脑袋瓜。恶作剧充分调动了一个孩子的想象力、创造力,虽然恶作剧本身也有破坏的力量,但我更喜欢从恶作剧中鉴赏一个孩子想象和创造的水平。当然,过火的恶作剧还需要适当引导。
四、性格中的敢作敢当。当一个孩子发起某个恶作剧的时候,他就仿佛在独立运作、策划一个项目,要考虑周全,要选择时机,要随机应变,还要做好保密工作。如此说来,恶作剧是在全方位地发展孩子的能力,恶作剧往往也培养了孩子性格中敢作敢当的因素,难怪很多老人会根据一个孩子童年的淘气指数来预测他未来的人生走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