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我是杨杰
我是杨杰 新浪个人认证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9,253
  • 关注人气:4,368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41.反思对弟弟的教育

(2008-11-15 00:19:22)
标签:

杂谈

 
  
  
  虽然我还没有做父母的经验,但在弟弟身上,我扮演了一部分父母的角色。
  弟弟还不会走,我就带着他出去玩,背着、抱着,还让他骑在脖子上,成天在外面耍;等他会走,就牵着他的小手满村子溜达。
  他大一点,我俩时常合伙挤兑妹妹,弟弟对我言听计从,我忽悠他我们是“铁哥们”,妹妹总是想拉他“反水”,不成功就酸溜溜地对弟弟说:哎哟,大姐给你啥好处了?
  小时候,弟弟开朗、淘气,也有一点鬼主意。他大约三岁的时候,有一次和妈妈走在路上,他让妈妈闭上眼睛,说是把她领回家。等妈妈睁开眼一看,呵,小东西把她领到沟里去了。
  弟弟六岁的时候,爸爸开始探矿。我至今记得一件小事情,有一次我们请一个工程师来看矿,他就跑到村口去等着,连玩的心思都没了。我们总以为五六岁的孩子什么也不懂,其实,他在用自己的方式关注家庭的命运和兴衰。
  回想弟弟读书的过程,在我的印象中,他就没“优秀”过。小学的时候,他的学习成绩马马虎虎,字写得也不怎么样。到了初中,感觉他明显跟不上了。初中倒是有一件事情让他神采飞扬——打篮球。他最喜欢和我说打篮球的事情了,虽然我连前锋后卫都分不清,还是喜欢听他讲,他在打篮球中体验到了前所未有的成就感。从打篮球来看,弟弟其实是个蛮有悟性的孩子。
  他初中的成绩,已经让我们非常担心。那时候寒暑假我会给他补课,但他一提学习就头大。留给我印象最深的,就是他用一只胳膊拄着头,双眉紧锁,没精打采的样子,说他什么也不吱声,老爸形容他是“霜打的茄子”。那时候弟弟有点怕我,就算再不情愿,也会坐到那里。可是我看到他的样子,也实在是恼火,也常常给他讲道理,但都没什么用。忍无可忍,就疾言厉色地批评他一通。批评过后,依然没有改善,真让人感到绝望。
  到了高中,学习更追不上了,对于弟弟来说,那三年实在是煎熬。加上我读了研究生,妹妹读了大学,我和妹妹无形中又给弟弟增加了很多压力。谁见到弟弟都会嘱咐他好好学习,向我俩看齐,对于弟弟来说,这真是“哪壶不开提哪壶”。
  弟弟读高中的时候,我也曾经做过很多尝试,想办法鼓励他,教给他我学习的方法,但收效甚微。有时候,他也打电话和我聊聊学习,我极力让自己有耐心,多鼓励,但发现一次次地通电话,他的成绩还是原地踏步。耐心被消磨殆尽,有一段时间,在电话上弟弟的话越来越少,我的话越来越多,牢骚的闸门一旦打开,就会奔腾咆哮。挂了电话,也觉得这样做很不妥,可当时的我,还找不出更好的办法来。下次通电话,批评的话又一次决堤。
  弟弟最终没有考上大学,老实说我当时真是掩饰不住的失望。过了一段时间,我慢慢地想通了,弟弟的问题,他自己当然要负大部分责任,但也不仅仅是他自己的问题,我们也都有份。
  
  一、过度保护。弟弟是家里最小的孩子,又是爸爸盼望中的儿子,所以爸爸妈妈对他宠爱有加。虽然老爸也知道不该娇惯孩子的道理,但凡事到了弟弟这里,尺度就不自觉地放宽。比如,有一次弟弟没做作业,我规定他做完才能吃饭,最终爸爸心疼他的宝贝儿子,忍不住干涉。最近几年,家里的事情还是老爸老妈张罗,有时候也听听我的意见,却总觉得弟弟做事慌张,不让他参与。前几天劝老爸老妈“退位”,他们还是一百个不放心。我就反问他们:你们能安排他一辈子吗?如果不可以,趁早放手,不摔跟头怎么能长大。保护孩子,本是为了让他少受伤害,如果过度,反倒使得孩子胆小、自卑,在未来的路上面临更多的伤害。
  二、被忽视的童年。虽然家人对弟弟爱护有加,但他成长的关键期,全家人心情都不好。所以根本没有正面关注过他的喜怒哀乐,弥漫在家里的那种沉重的氛围却深深地影响了他。当时,弟弟还小,见证了家里大部分的艰难时刻,一个孩子哪里懂得调节自己,任凭凄风苦雨的心绪长驱直入。那时候,又赶上我生病,自顾不暇,所以也疏于对弟弟的开导。直到现在,弟弟都特容易情绪低落。
  三、家境影响心境。弟弟读书的时候,花钱是让他感觉特别为难的事情,特别是一些集体活动,不花吧,好像自己很小气;花吧,又舍不得让父母为难。许多这样的事情,让弟弟觉得抬不起头来,屈辱感特别重。现在回头去想,就算我们无法改变家境,但可以有意识地改变弟弟的心境。艰难困苦的处境,可以让人垂头丧气,也可以让人奋发图强,关键是往哪方面去看。
  四、同一个父亲的不同侧面。爸爸对我的影响,积极方面比较多,对弟弟则不然。在弟弟成长最关键的那几年,也正是父亲最不顺利的时候。父亲其实是个挺情绪化的人,遇到挫折,情绪很容易低落,做事退缩,爱犹豫,在意别人的评价,总是归因于外力,爱发脾气。弟弟虽然旗帜鲜明地反对老爸,却又在不知不觉当中习得了这些问题。
  五、探索成绩提高的路径。虽然我从小就表现出对付小孩的天赋,但我不得不承认,在如何克服学习障碍、提高成绩方面,当时的我真是外行。总是让弟弟好好学习,至于如何学习好,我也没有针对性的方案,只能把我的方法复制给他,但总是感觉“猪肉贴不到羊身上”。我之所以忍不住对弟弟发脾气,也不仅仅是他做得不好,其中还隐含着我的挫败感。在弟弟的学习上,我深切地感受到了作为父母“爱之深,责之切”的矛盾心情。正因为这个沉痛的教训,促使我去思考,当孩子在学业方面受阻,他最需要的是什么。
  六、性格和心情的疏导。现在,弟弟长大了,总体说来,他挺懂事的,是个有情有义的孩子。我呢,这几年也读了不少心理学专业的书籍,加上对诸多教育故事的反思。我放下了从前的立场,不再被挫败感所控制。我发誓不再对弟弟发脾气,未来不敢说,至少最近一两年我做到了。我也终于明白,如果某人或某事能点燃我们的怒火,说明我们心中本来就有怒气。如今,我学会了接受弟弟的全部,无论他的行为如何,都不会再点燃我。我相信他还有很大的成长空间,从现在起,我愿意用我的所学所思,来和他共同面对成长中的难题。我坚信,只要起步就不算晚。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