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壁虎屁股(小小说)

(2010-04-15 10:48:18)
标签:

壁虎

政工干部

政治机关

兵龄

陈再明

文化

分类: 大话小说

                               壁虎屁股
                            ——“黑与红”系列短小说之四            


       陈再明也算是政治部的老人了,同兵龄的许多干部早下去当上了军政主官,他混到副团职也还只是个干事。赶上部队升格,处室由原来的副团级升为正团级,要不然像他这样的情况早安排转业了。
    有领导在一非正式场合点名说事,说“那个那个不是官的最老的”,所有人都会立马把目光投向陈再明。同事聊天,谈到陈再明的时候,就爱说“那个老皱皮的”,听话的人自然知道是在说宣传处的老干事陈再明。
    陈再明也感到自己是真有点老了,因为他已没有几年前干活那么有激情。这种老,绝非兵龄上的老。
    最近政治部主任王公旦反复在早会上要求政工干部讲学习、钻业务,安排在下半年搞一场政工干部业务理论大比武,还为激励在相关刊物刊发理论文章制定了奖惩措施,在上级机关转发的材料多、在相关刊物发表的论文多的给记功授奖,剃了光头的要挨处分。
    各处室人员立即行动,进书店翻业务书,跑图书馆查相关资料,也有下基层调研的。然后一番挑灯夜战,闭门造车。
    公旦主任晚上散步,走到机关大院外,一看政治部两层楼灯火通明,脸上露出了久违的笑容。公旦主任自言自语地说,这就对了,这么多空闲时间,一群“和尚”不去钻业务干什么,学习气氛如此浓,我怕你这帮人不出成绩?
    不出公旦主任所料,两个月后,成效渐渐显现,几篇理论文章先后刊发在几个知名刊物和报纸理论版上。
    这天开早会,公旦主任对几名发表理论文章的政治部干部进行表扬,特别点名表扬了组织处的黄智干事,说黄智学习态度特端正特谦虚,写完还呈请他修改。
    主任在台上是这么说,可台下的几十号人却不这么听。他们发现受到特别表扬的黄智与同时发表文章的人有所不同的是,黄智的文章后面署名加上了主任的名字,而且把主任的名字放在前面。
    第二个月,在总部转发的一份材料,人们发现也有了主任王公旦的名字。王公旦也在早会时表扬了写材料的作者,末了还表示,以后大家不要再署他的名。可是打那以后,刊登出来的文章,篇篇都有王公旦的名字。
    同事们都在为自己的成果洋洋自得,不为立功起码不受处分了。陈再明虽然迟迟未下笔,他却思考了许多问题。他在想,这帮人造的功夫还真是了得,就像那壁虎的屁股,你给它把尾巴踩掉,过两天它就给你长出来了。壁虎那一屁股都是尾巴,这政工干部满脑子都是材料。这些干事们熬更受夜写出来的东西,对提高部队战斗力究竟有多大用?如果没有用,大家从早到晚地忙活又是为什么?如果这些人干的都是无用功,我们的部队还保留一个政治机关做什么?
    转眼已到第三季度,陈再明还没出一篇论文,他还在思考着部队政治机关的弃与存问题。组织处的正营干事黄智提了副团,任某团副政委。副政委一般是从政治处主任过渡,黄智直接任副政委,显然领导是要他不久接任政委。宣布这一任命时,公旦主任再次猛赞扬了一番黄智。陈再明感觉表扬黄智的话,就是在批评他。
   下班走在路上,陈再明想起上幼儿园的儿子昨晚说的一句话,很有意思。儿子一回到家就对他说:“爸爸,老师今天没有表扬我。”
    陈再明忍不住笑了,笑得前仰后合,妻子在一旁说他莫名其妙,孩子一句话把他笑成这样。看来,他今天见到儿子,得给儿子讲,爸爸今天也没受到表扬。自己从儿子那里找到了平衡,或许这也能给儿子一种平衡感。
    陈再明也想过,光头是不能剃的,不是挨处分的问题,而是“壁虎屁股”的问题,让人说在政治机关白坐多年,不成了饭桶一个?他早想好一个选题“谈新时期部队政治思想工作的重要性”,也有初步的构思。
    材料写好后,他没忘呈请公旦主任修改。说是找领导修改,也只为好给领导加个名。既然大家都加领导的名,那谁去例外呢。陈再明对自己的笔力还是很自信的,他认定自己完工的材料叫人修改是对人的一种为难。因此,他有意将写好的材料跳着删掉几段,再上呈。
    材料从主任那拿回来时,陈再明皱着眉头一行一行地把他原来删掉的内容添上,原来领导没在他删减的地方加内容,反而在其他段落又是删又是加,弄得他说不好那是狗尾续貂还是画蛇添足。
    全军政工干部业务理论比武,陈再明也没拿到名次。马上就要临近年终总结,陈再明还没被上级机关转发一份材料,报刊上也没出一篇稿,大家认为这处分他是背定了。
    就在陈再明有些坐不住的时候,大门收发室的小战士告诉他一个好消息,说在第八期《部队政工》杂志上有他的文章,是在给机关首长分发报刊时偶尔看到的。
    陈再明如释重负,即使排名最后,也不能让人说天天在做工一年不出活。
    才一阵子神轻气爽,电话就来了。是主任王公旦的电话,要他去办公室一下。陈再明很平静,他知道自己有没有这篇稿都是最后一名,受表扬是没他的份,不在会上挨批评已经不错了。
    进到主任办公室,主任没象往常一样招呼他坐下,也没有抬眼看他。主任王公旦语气怪怪地轻声问“你是什么意思?”
    这下真把陈再明搞的有点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半晌无语。王公旦又问一句,语气稍高一点。
    陈再明便试着问:“我不知道主任在说什么?先别人发火啊!”
    王公旦气得似要跳起来,“啪”的一声将新到的刊物《部队政工》拍到桌子上:“上面有你的大作,你还装什么装!回去反省,我要你在全军干部大会上作出深刻检讨。”
    陈再明懵头懵脑地走回办公室,打开书翻到他的作品那一页,顿时傻眼了:主任的名字署在前面没错,中间那个字少了下半部分。
    这真是个没法解释的笔误,哪怕多出一偏旁,就算把公字错写成母字,也不至于让领导发这么大的火啊。他记得在敲这几个字时脑子里是闪了一个歪念,没想倒心想字成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