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青岛自助游之“啤酒一条街”




安存说晚上想去青岛啤酒厂旁边的啤酒一条街去喝杯啤酒,大家欣然前往。旅游,一定要找情趣相投者同行,每个人都能感受到一呼百应的豪壮。
司机把我们放在路口,很遗憾地告诉我们,来晚了,早一点的话,还可以参观啤酒博物馆,在门口眺望了一下,汽车翩然驶过。站在街上,霓虹灯闪烁下,到处都是金碧辉煌。我们自然地分成两队,我和云钗同行,老刘和安存并肩,我们不时驻足,有形态各异的帅哥招揽生意,都说是百年老店,十年老店,价格优惠。突然觉得山东人还真实诚,咱不是百年,就只能是十年,大约十年是这条街开发的时间吧!硕大的酒桶,再次印证了山东人的豪壮,山东的馒头个大,让人望而生畏;山东的饭菜量足,味道如何暂且不论,绝对让你吃饱。上菜的盘子也大,餐桌上摆放的小碗,相当于西安酒店里吃面的碗。
青岛的啤酒一条街大气,豪爽,有大海的粗犷和霸气。比较而言,兰州的藏族酒吧显得秀气了许多。这里,或许更适合人到中年的北方汉子,包括女汉子。在这里,喝啤酒得用扎。或许是长假的尾声吧,今晚,人并不是很多。又或许是我们来得太早,青岛当地人还没开始夜生活。
街上的另一道风景是街头艺人,有做玻璃人的,有卖工艺品的,还有卖花的,弹吉他唱歌的。卖花的和唱歌的大多依托于酒家,有两人的,有四人的,乐队都是年轻人,连唱带跳,热闹非常。有一位衣着考究,颇有欧洲乐人风范的老者吹奏,他不像年轻孩子那样纠缠或讨价还价,很绅士地询问,不带丝毫勉强。他的生意也不错。
街道上,车来车往,游人如织。我们漫步其中,想起丽江的酒吧,想起鼓浪屿的风情小店,那份浪漫,那份精致,与青岛全然不同。青岛没有西安的厚重,却有一种别样的沧桑。
海鲜的腥味与啤酒的浓香侵扰着我们的味蕾,我们找了一家看起来热闹的馆子坐下,老刘说找一家椅子靠背舒服,人又不太多的,安静一点的;云钗说找一家人多的,味道一定好。这一家似乎满足了大家所有的愿望。老刘和安存去点餐,老刘说喝点白酒,吃海鲜嘛,安存说在青岛当然喝啤酒。老刘妥协。我们点了生啤和黑啤,喝得很畅快。两位男士专门为我们点了虾肉饺子,云钗在我们鼓动下吃了一个,觉得很不错。安存架不住劝,买了鲜花送给临时搭档,我们四人一行,人们很自然地把我们当成两对夫妻,大家也懒得解释,就那么将错就错。百合、玫瑰、雏菊,蛮新鲜的,香气四溢。第二天早上,我把鲜花送给了家庭旅店的老板,她笑着接受了。
旁边的小桌子坐了两位外国友人,一位中年男子陪伴。两个女孩要为老外唱首歌,老外的中文还不错,在讨价还价,由一百元两首,讲到一百元两首再送一首,最后讲到五十元两首,两位老外还是嫌贵,两个女孩转而劝那位中年男子,未果。看来中国的美人计对老外和老外身边的中国男人都不是很奏效。兜售鲜花的小贩还不少,一个30多岁的女子竟然说你都买了别人的花,再买点我的吧!唱歌的几拨孩子轮番“骚扰”,两位男士最终被四个小帅哥成功绑架。小伙子尚未推销完毕就开唱了,没轮上我们拒绝,也没给我们讨价还价的机会,一百元两首再送一首。孩子们才唱了一首,老刘就催我给孩子们拿钱,对面安存也拿出钱来,孩子们跳得很起劲,青春朝气感染了两位还不太老的男人,两人纷纷要求我给他们和孩子们合影。最后,孩子们受了安存的钱,老刘满脸的遗憾,看那架势,孩子们收两人的钱,他们也会含笑奉献。孩子们到别处找生意去了,两人笑逐颜开地说:多想我们的儿子啊!我们嘲笑说:在你们心里,美女远不如儿子有魅力啊!
周围桌子的客人都换了,我们才依依不舍地离开。酒足饭饱,大家决定散散步。这一散不要紧,沿着空荡荡的街道,竟然走了将近两小时。青岛的路不像西安和北京,正南正北,我们三个总是说老刘带我们绕了路,老刘一脸无辜地想证明他带我们走的是最近的一条回家的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