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精神饥饿与饥饿恐慌

(2015-07-06 22:39:41)
标签:

杂谈

一九四二

精神饥饿

文化饥饿

饥饿

分类: 生活随感

精神饥饿与饥饿恐慌

在全球减肥的时代谈论饥饿,是很多人乐此不疲的事,而且响应者颇多。近几年,欧洲部分国家开始征收“肥胖税”,我国肥胖人口也在逐年增加,肥胖已成为国人健康的重要杀手之一。一群养尊处优的明星无论怎么化妆,无论演技多么高超,灰头土面的圆脸上即使有菜色,也没有被饥饿折磨的绝望和无助。这大概是《一九四二》制片方没有想到的。

在当下的中国,自然的或肉体的饥饿似乎已成为历史,让这个民族记住“饥饿”初衷固然很好,但多少人能切身感受,多少人对饥饿有切肤之痛,却很难说。活在当下,我们无时无刻不在感受着精神的饥饿,情感的饥饿,人们在痛苦无助的孤寂中寻找关爱,在虚拟的网络中寻找情感的依托和自我存在的价值。网络实名制使网络情感慰藉的功能削弱了,淡化了,网络一度成为人们的精神港湾,可惜时间很短,而且安全系数不高。

情感饥饿正在成为当今世界最大的杀手,它无处不在,从老人到婴孩,传染速度之快、程度之烈,让人不可小觑。自杀、战争、恐怖袭击、肥胖等,实际上是一个性质,即它们都具有灭绝族类和人性的特质。肥胖除部分是因疾病引起的之外,大多数是精神原因导致的肥胖,很多时候吃成为缓解人们精神压力的方式,或者炫耀自我生存能力的方式。

以前,有人倡导过“意念减肥”,告诉自己我不要这么胖,我需要一个什么样的自己,你就会成为这样的你。其实,理念就是“自律”,而且是精神自律。对此,我双手赞同。

《一九四二》创作团队中集中了不少文化界的精英,他们中不乏具有忧患意识、历史使命感、社会责任感的人,但影片对“饥饿”根源的挖掘或许有点偏颇,深度不够。

灾荒、饥饿的社会根源是其关注的中心,而根本原因却在文化和民族精神上。是民族精神饥饿导致了中国的积贫积弱,列强入侵,对自然资源和民族情感“杀鸡取卵”似的过度开采利用导致了自然灾害、道德危机、精神危机。

宋以后,中华民族不再有汉唐开疆拓土的雄心壮志和积极进取的创造力,内敛成为民族精神的基本元素之一。蒙古族和满族的统治客观上造成了汉民族精神的积贫积弱,农耕文明形态的日益完善弱化了民族的侵略性、进取精神和创造精神。并直接造成了今天文化上缺少原创力,中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工场和作坊,大量商品made in China,而不是研发、开发自China 。如果不从源头上解决精神饥饿、文化饥饿的问题,中国不仅不构成“威胁论”,还可能因精神饥饿重蹈“一九四二”的惨剧。非洲还有很多饥饿人群,历史上也曾出现过自然灾难导致的饥饿,但很少有因生理饥饿而灭绝的民族或文化。玛雅文明、楼兰古国等历史遗存就是前车之鉴。精神饥饿和文化饥饿,才是我们应该随时警惕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