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曹雪芹善以花喻女子之性情、命运,或许是个性的原因,我一直对湘云没有感觉,此女子却也独特,只是难以与之心灵沟通。




这个夏天,阴差阳错,竟未能与牡丹谋面,今晨,独自一人去牡丹园,想看看树荫下还有没有迟开的牡丹。走遍园子的角角落落,往年树下那几株总是开的最晚,此刻却连落花也没能寻见,倒是芍药还有几株肆意地舒展着。突然就想,花农、果农、菜农总是使出浑身解数,要花木、蔬果早熟,岂不知晚熟者也是稀物,同样具有审美和经济价值,所以才有了元春、迎春、探春、惜春。
芍药开得稍晚,给没赶上牡丹的人留下了些念想。很多人分不清牡丹和芍药,牡丹本是芍药科。且把芍药当牡丹又如何,只要自己开心。一个母亲对儿子说:“芍药的叶子细长,这些都是芍药。”孩子欢快地说:“我看到了一朵牡丹。”顺着孩子的手望去,粉白的花朵高出繁茂的绿叶,傲慢地仰着脸。孩子心满意足地走了。很多事,其实没必要那么执着,牡丹怎样,芍药如何?我以前总以为芍药先开,牡丹后开,其实潜意识中,我可能更喜欢芍药,由于牡丹的盛名,宁可将芍药做牡丹了。
或许,湘云的身上最有曹雪芹的影子。芍药不与春争,却自有她的世界;曹雪芹淡出仕途,开创出他独有的繁华。曹雪芹或许想不到,他的粉丝恐怕早已超过了乾隆爷的臣民。
今天立夏,芍药已是满地落英。暮春时节,真是应着花时啊!繁华即将逝去,夏原本是绚烂的,曹雪芹生生看到了秋的落寞与凄凉,然人生如是,徒增伤感而已。

2010年牡丹盛开时

牡丹的花蕊与花瓣相互交织

芍药无论开在哪里,都是花团锦簇,落花也装点春色

这幅芍药让我懂了曹雪芹和他的湘云——无论情势如何,花王就是花王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