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这辈子经历了太多的等待,那份焦虑、期盼、无奈,每一次都不同,每一次都刻骨铭心。
等待,无所谓时间长短,无所谓结果,那只是过程。
期待好的结果,却在心里把可能发生的、不可能发生的最坏的结果在脑中逐一演过。只是人们都不肯承认而已。
祝福本质上和诅咒是同样的性质。人说,人的嘴有毒,无论好话还是坏话,一旦说出口就可能像咒语或预言一样应验,所以,恨一个人在心里没说出来,就不构成伤害;而好话说出来,即便最终愿望没能达成,听者也会将之作为美好的祝福。这个孩子生来是要做官的,大多是期冀、祝愿,当然有世袭爵位和官职者除外。可见,鲁迅很多时候是揣着明白装糊涂,就像我们都知道鲁迅并不像文学史描绘的那样,我们依然恪守为君子讳的祖训。
人看病的时候,总是希望大夫说自己没病;从理性上说,病人会感激给自己确诊的医生,潜意识中却更喜欢那个误诊自己没病的医生。很多年前知道的一个人,中学教师,都准备结婚了,发现得了癌症,20年前癌症就是不治之症。善良的女人决定不要害自己的爱人,选择独身。结果三年过去了,没死;五年过去了,还没死;我见她那年,她已多活了十几年了。医生的诊断结果并没有错,大约是她看破红尘,一心求死,反而活得更长久吧。
等待,无论结果怎样,似乎总是在人崩溃的边缘出现,那时再坏的结果都比等待的煎熬好受得多。等待戈多,就是等待“等待”本身。人在路上,人在桥上,唯独到不了彼岸世界和地平线。我们伸出手想要抓住很多,但在时,人看不到;伸开手,看到的却是无。
无和混沌,都被看做原初,无是可感的,混沌是有体积、重量、质量,甚至色彩、声音的。说到混沌,人会有浑融、整一、模糊、灰暗等想象,无,是什么颜色的,有人会说无色无味,那形状呢,比如水,有液态、固态、气态,无是什么态?
一嗔和无嗔,很形象,有生于无,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人说自己有意识,有理性,有爱,将人作为万物的顶端。大象或萤火虫,若是以他们的世界为参照,人又何常不是怪物、异形、外星人呢?人曾对异己者赶尽杀绝,狮子、猛虎如是以自己为主体,我们大约只能是其餐后甜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