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理念决定一切

(2015-07-06 22:34:23)
标签:

杂谈

 今天,大家见面第一句话都是:“交了没?!”难抑欣喜之情。班车上议论纷纷,都是房子的事,有慷慨激昂的,有泰然处之的,有满不在乎的,有踌躇满志的,唯独没有愁眉苦脸的,希望是最好的兴奋剂,尽管“一切希望都带着注释”。平日不怎么打招呼的同事,也格外亲切,全然没有挑房时成为对手的顾虑与犹疑。呆在高校,大家似乎认可了论资排辈、约定俗成。政法分房和师大不同,师大注重正在建设学校的人,退休的人在新房分配上不占优势,年轻人说,当初你们在岗时,分房在当时都是最好的,如果退休后依然和年轻人一起排队,年轻人下辈子也排不过,年轻人只能永远住旧房,似乎也蛮有道理。政法选房是插花,听说选180平米的是四个在岗插一个退休,年轻人以前提过意见,结果不了了之。事后,我以前隔壁邻居的阿姨跟我说:“你们迟早也要退休,政策定了,将来你们也是受益者。”阿姨说的也对,一起住时觉得阿姨的房子大,我的那么小;搬了新房,又为阿姨感到不平,想到爸妈在单位想买新房排不上队,当然是因为退休。爸妈是要强的人,儿女们没能力为他们买商品房,就一直等着买单位的房。想至此,又觉得政法还是人性化的。

归根结底,还是房子太少,这次大家笑脸盈盈,宽容大度,是因为房源相对充足,180平米的,有房192套,可分配187套,排队的在岗教职工122人,无论好坏,落不下谁。

前几年,听说某单位分房,一位96岁的老职工申请,年轻人忿忿地问:“您还要啊!?”老人说:“给我重孙结婚用。”年轻人很无语,他们一家三口或更多挤在破旧的筒子楼里或在外租房,单位的房子却排不上队。有能力、有门道的只好调走,剩下的人就是干看着,熬着。

尊老爱幼,还真是不容易。老人和年轻人各有苦衷,站在谁的立场上,都觉得政策不公。要发展,就得向在岗人员倾斜,要尊老,难免会挫伤年轻人的积极性。

这其实是一个理念问题,倾斜在岗人员,让年轻一代发挥创造性、劳动积极性,如果年轻人都有了照顾老人的能力,即便是80、90后也愿意对父母行孝,孩子们手里有了钱,谁不想看到父母的笑颜,说得俗一点,儿女们有大把的钱放在爸妈手心里,这也是孩子们一代一代的梦想,谁愿做啃老族哇!

在政策上倾斜老同志,在情在理。老同志,是我国的特色称呼,他们又有传统观念,恨不得给儿女什么都准备好。当儿女们上学、工作、就业、住房、买车、娶妻生子都得靠父母的时候,必然产生一代又一代的啃老族,而且是无穷尽已。长此以往,年轻一代就更难成长了。后果就如九斤老太所言:“一代不如一代”。

当今社会,一个普遍现象不是年轻人不肯赡养老人,而是很多年轻人压根没能力赡养老人。

给年轻人多一点发展空间,至少让他们有能力、敢想象,然后才可能指点江山、激扬文字。一个从小生活在父母羽翼下的孩子,还会有什么创造力和想象力?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短章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