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归“仪式感”
(2010-04-21 22:06:47)
标签:
玉树灾区同胞哀悼仪式默哀仪式感杂谈 |
分类: 生活随感 |
今天的心情很沉重!
今天是全国哀悼日,学校安排下午有课的老师在2:30分组织学生举行哀悼仪式,默哀三分钟,为玉树灾区的同胞祈福。老师们早早到了教室。2:30分,我用手机设置好倒计时,宣布仪式开始。此时,只有我肃立在讲台上,学生静静地坐着,我说你们预备坐着吗?学生们刷地站立起来,和我一起肃立着,庄严的氛围霎时笼罩了空旷的教室。当铃声响起时,我宣布仪式结束。我看到学生的眼中也闪烁着泪光,他们在祈福仪式中感受了很多!
我今天上课的班级有30多人,完整地参加了祈福仪式的不到10人,有的同学是在仪式结束后,从后门悄悄进来的;大多数同学目睹了我们的仪式,迟到的同学被教室里仪式的庄严凝重感染震惊了,静静地肃立在教室门口,默哀。
我没有责怪迟到的同学,也有意识地没有等人来齐。按时举行仪式,希望能引起同学们的反思。从门口参加仪式的同学的眼睛里,我看到了自责与歉疚。我在人到齐后说,希望没能参加我们仪式的同学在心里默默地为灾区同胞祈福。随后讲了仪式能唤起的人类情感,第一次没有给他们说话的权力。让他们感受!
这个班的学生上课比较认真,思想也很活跃,我平日里很喜欢他们,年轻人就是有些散漫,但是今天他们错过的这一两分钟,可能会让他们终生难忘。
孩子们对灾区同胞有爱心、同情心,他们也有悲悯的情怀,他们渴望为灾区做点什么,他们以为仪式只是形式而已,他们盼望着行动!
现代化的过程使这一代人的仪式感越来越淡漠,注重行动,固然没错,但仪式对人心灵的净化,仪式唤起的爱心、崇高感、敬畏感等,却在迷失、消亡,难道这能纯粹归罪于年轻人吗?!我们的教育难道就没有责任吗?媒体的导向就没有问题吗?当灾难降临时,救灾是第一要务,捐款募捐之外,我们还有更多的方式表达哀思,仪式的庄严静穆,13亿颗心发出的祈福的意念是一股巨大的能量,散发着爱的强大磁场,温暖着灾区同胞的心,这是任何物质都无法取代的。
尊重生命,回归仪式感,在仪式中体验生命的真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