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普通人的都市生存体验——评温亚军长篇小说《伪幸福》

(2009-11-02 23:32:01)
标签:

温亚军

伪幸福

文化

分类: 学术论文

    近年来,“底层叙事”、“打工文学”成为文坛的热点,都市两极的人群受到广泛关注,普通市民的生存却被忽略和遮蔽了,温亚军的都市叙事却将普通人的生存和体验作为叙事核心,他笔下的小人物总是拼命努力想要抓住身边的一切,结果却在不断妥协中迷失自我,最终回到生命的原点,陷入新的更加尴尬的困境。《伪生活》中的沈小武委曲求全、苦心经营,但妻子的虚荣自私任性不仅断送了自己的生命,也使沈小武成为新世纪的钻石王老五——孤独的城市漂泊者。作者以旁观者的身份审视着都市中忙碌奔波的人们,他发现城市的本质就是“伪”。最近,温亚军又出版了第二部都市题材长篇小说《伪幸福》,讲述了一个城镇女性方云慧追寻幸福的艰难而执着的人生历程。

    《伪幸福》讲述了一个很普通的故事,却让人有一种难言的心酸。起因是方云慧的父亲病故欠下医院十七万的医药费,十七万是方家兄妹五人难以承受的,为此兄妹、夫妻反目,争吵、抱怨、大打出手,方家的顶梁柱二姐方云慧先是以委身于研究室庞主任应付了医院的催逼,随后又以离婚为筹码从丈夫林胜利那里拿到这笔钱。方家兄妹也付出高昂的代价,残疾的大哥方云国想贷款解决弟妹的困难,三妹方云雪因此离婚,存款被丈夫卷走,大姐方云丽为她和早产生病的孩子不仅放弃了再就业机会,还被迫向曾经的恋人和大款借钱、献身,幸运的是兄妹们最终和解,认识到亲情的重要。老人生病去世、孩子生病上学、夫妻矛盾、离婚、恋爱、下岗、生活艰难等,都是都市普通人每天面对的现实,人性的自私脆弱,人情的冷暖悲凉也是普通人难以逃避的现实。在城市,方家兄妹是人海中的沙粒,他们的人生经历普通到不能用苦难来描述,他们平庸渺小,过着简单甚至清苦的生活,但他们依然对幸福充满了渴望,并以各自的方式奋力争取。作者客观冷静地审视着都市小人物的平庸、算计、挣扎与无奈。

    离婚前,方云慧和家人都以为她是最幸福的,三妹方云雪觉得自己是二姐之外最幸福的,其他人也都满足于现有的生活。然而,幸福就像平衡木,任何细小的砝码都可能使它倾斜,权力、金钱、名利、欲望、自然灾难、生老病死都可能成为失衡的砝码,金钱就使方家人多年的矛盾、积怨来了个总爆发,一时间,除了大哥,每个人都认为自己最不幸、最不值、最委屈、最窝囊。大哥从城市回归乡村,残疾的躯体与传统美德集于一身,固守亲情与道德,象征着人无法退守的尴尬。只有大哥活得最坦然,他从不觉得自己“不幸”。可见,幸福不能靠“幸福指数”来衡量,幸福是一种自我感觉,需要人用心来感受,它不仅与物质、金钱有关,还与人的生活态度和道德情感紧密相关。

    小说的表层结构似乎在讨论幸福的脆弱和人情的冷暖,展示现实人生的辛酸与无奈,深层结构却在探索幸福的哲学意义、文化内涵及主体争取幸福的方式。主人公方云慧出身城镇贫民家庭,一心要改变被蔑视轻贱的处境,她发奋读书考取省城的重点大学为家人争光,又处心积虑地借助恋人留在省城某研究所工作,为了面子,她节衣缩食克扣男友为娘家盖楼,结果楼在三妹的资助下盖起来了,男友对她的误会却导致两人情感破裂,她又试图用孩子要挟男友,反倒弄巧成拙生下一个智力有缺陷的女儿,结果男友结婚她自己险些丢掉工作,但她从不反省自己。将女儿扔给母亲和姐姐,自己在省城过着体面的生活寻找着属于自己的幸福,经过欲擒故纵的几番较量,她钓得金龟婿林胜利,过上了令人羡慕的幸福生活。幸福的基础和保障是欺骗和遗弃,所以她的爱情、婚姻和幸福仿佛建立在破旧的煤气罐上,随时有爆炸的可能,而她却能沉浸其中,既无自责,也不恐慌。作者冷峻、机智地站在远处静静地观察、审视方云慧,让她按照自己的生存逻辑和价值理念追求幸福。方云慧这样的女人在生活中却俯拾皆是,努力地活着,顽强地追求幸福。

    私生女的事打破了幸福的天平,林胜利愤怒、出轨似乎情有可原;方云慧隐忍、退让却不是出于爱或愧疚,她要维护婚姻,制造幸福,哪怕是形式上的。她选择男人严格遵循公平原则和社会契约理论,丈夫提出离婚她就要经济补偿,女儿上学要交三万元赞助费她就去找女儿的生父周建忠要,想从单位借到钱她就与庞主任上床,为了快乐与小她十岁的孟向华同居,得知婚后两年男方可随女方户口进城时,年龄的悬殊就被户口的实利抵消,婚姻和爱情又有了平衡点,当她的现代价值理念遭遇传统观念和世俗习惯时,当爱情遭遇亲情的挑战时,方云慧又一次陷入困境。她疲于奔命地应对着生活中出现的难题,不失时机地尽情享受婚姻爱情的快乐,却无暇、无心、无意照顾自己的灵魂和精神,她内心的痛苦常常被谋划与算计冲淡、化解,她是马尔库塞所说的“单向度的人”,她没有否定、批判和超越的能力,无力反抗物欲现实,她的生命受制于生命本能、快乐原则和现实原则。她忙到无暇自省,而自省是现代人自我救赎的必经之路。

    用世俗化的故事和庸常猥琐的普通人的精神存在,阐释作者形而上的哲学思考,努力打通存在与精神的审美想象空间,这是一种有益的尝试,是温亚军艺术上的又一突破。
                                           

                                                      文学报2009年10月22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