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双月刊第1期文学组诗 |
分类: 刊发作品 |
说到春天永远都不是乏味的
说到春天永远都不是乏味的,所以
冬天过去了,我一定要说春天了
说有了暖意的光线里,我大腹便便的身心
已没有了暗藏的秘密;说那些被寒冷
凝固的喜悦,在这样的日子正以泪水的形式
湿润土地,说那么多变暖了的身体
在迫不及待地搔首弄姿,像开在
早春的花朵,报告季节即将盛开的消息
春天就这么来了,一次又一次的迎来送往
在我有限的生命中不厌其烦的重复
那些年老的树又将发出新叶,那些
暗恋人间的草,又将露出新鲜的面孔
在迎接它们的风中歌唱,我不再年轻的梦境
又萌生了一次对春光的爱情……
此刻我泪流满面,我庆幸自己没有错过
时光的邀请,没有缺席这一场万物攒动的盛宴
在芳香弥漫中我看到了那么多
兴高采烈的亲人和朋友……
秋天
秋天的门开了,因为果实蜂拥,因为
那些纷纷落下的叶子,是一把把打开秋天的钥匙
我看到融融的暖阳下,果实浩浩荡荡
成了这个季节的神,它们登堂入室
五颜六色的气势,顷刻填平人间的大地与沟壑
集齐在我生活的周围,和我的喜悦一起
在敞开门户的季节,庆祝它们的凯旋
那么,请感谢那些落叶吧,它们
为此刻耗尽了青春,在季节之初
在果实之前,它们已先知人间冷暖
以平民的姿态,一路恭迎果实的驾临
当果实们鲜艳而饱满,叶子就脱去自己
水绿的衣襟,露出它们枯干的身体
向果实和旧时光告别……
我真的不想再节外生枝了
备足过冬的粮草,留好来年春天的种子
在一场接一场的雪中,想象
阳光灿烂的天气,在越来越深的冬天
找出矜持的温暖。如期到来的寒冷
使每一个日子坚硬,方寸之内
我在须臾不停的动作,就是要让身体变得
柔软,就为坚定自己活下来的念头……
从冷热无常的季节里挣脱出来
我真的不想再节外生枝了,我真的不想
把剩下来的这一点点勇气,冷冻在
深深的冰雪里了。我开始享用这些
充足的粮草,使自己内心的温度升高
好去融化那些坚硬的日子,让它们
如水一样从容流淌,不断缩短
从冬到春的距离,去滋润万物复苏的泥土
并让我埋下春天的种子……
写诗
是你经过这里,我多年黯淡的心情
被你指认,被你无端的穿过
像今晚忽然落下来的雪,瞒过黑夜的
真相,一下子晶莹炫目,照耀
我的生活……于是
这个冬天不再寒冷,一直下着的雪
把混乱的世界收拾得如此干净,我
从一座沦陷的城池逃出来,如同从前生
逃往现世,从死亡进入复生
眼前的这片疆域不一样了,一些枯萎
开始萌芽,一些流离失所的朋友,
都有了幸福的宅第,在干净的事物面前
更多的真相戳穿了一场接一场的骗局
篡改了命运的节奏,让落雪的声音
成为天籁,让今晚吹着的冷风,成为
呼唤黎明的语言,我已看到黎明了
我只想与往事打个照面
没有什么值得炫耀的,我在时光中
妥协,在寒冷中郁郁寡欢
写诗或者想念,是因为
已开始浑浊不堪的眼睛,总想再看到
圆满的事物,总想用目光
穿透越来越多的遮蔽,与彩色的
往事打个照面,就打个照面
看看那些日子里我是如何的鲜活
看看我爱过的人,是不是真心和我分手
我不想一辈子蒙在鼓里,让虚拟的
快乐和痛苦蚕食我的余生,我不想让
诗歌和想念在抒情中,找不到
姓名和地址。趁天还没有黑,我得备足
食物和水,我得蓄满内心里
流失殆尽的语言,借着太阳的余晖
走出门去,真的没有什么值得炫耀的,
我甚至不知道自己该去哪里
我只想让每一个日子还和从前一样
在行走中色彩缤纷……
回老家过冬
让自己在刚刚到来的寒冷中暖起来
这个想法比寒冷来得更早
雪夜围炉的记忆,在落雪之前
就回到了那个在城市边缘的小村
爷爷说,我已经备好了过冬的劈柴
奶奶说,快回来吧,我为你
点着今冬的炉火……于是
我用乡思清洗好略显浑浊的内心
用乡情扶正我被岁月之锤敲打的有些
易位的骨头,在第一片雪花的微笑中
启程。穿过城市厚厚的浮尘和
虚假的四季;穿过城市里薄薄的人情
和脆弱的风景,一路听着亲人的轻唤
走向我心灵的驻地,那里
劈柴成垛,那里的炉火已被奶奶
点燃,花一般开放的温暖
无声的穿透岁月的时空,在村口
迎接我归乡的灵魂……
不管明天是什么日子
不管明天是什么日子,阴天,下雪
或者阳光明媚;温暖,快乐
或者悲凉与不幸,我希望这些
都是属于我的,今天我已做好准备
让自己营养均衡,睡眠充足,
保持足够的体力;让自己平心静气
怀揣美玉,面若桃花,做一个大度的人
我原谅今天的对与错,爱与恨,
伤与痛,公平与不公,贫穷与富有……
我忍受今天的漫长或短暂,燥热或寒凉
就从今晚的梦境开始,在一片安宁中
轻轻推开明天的门,不管明天
是什么日子,我都要赶在天亮之前
准时醒来,在明天的土地上,种下
众多的事物,让它们生长出
活着的鲜花与野草……
喜悦
这束阳光落在午后的阳台上,被一群
五颜六色的瓢虫瓜分,安静的日子
忽然一片喧哗,初来的寒意逃窜
小小的阳台被突如其来的温暖占据
还有这些拥挤在阳光下的色彩,她们
窃窃私语,这多像儿孙满堂的生活,人们
围炉而坐,说着今秋的收成,说着
他们躲过一场又一场的霜冻和风雨
在十月的午后,被这束阳光召唤到这里
说着他们的爱情,如同那片金黄的稻子
颗粒饱满,落地归仓,他们说着这些
小小的喜悦,像一些远行归来的人
在父母的怀抱中,尽享这片刻欢愉……
回家
在灯亮之前,我决定回家,我决定
顶着这场下了很久的雨,赶在
暮秋之前回家。我可能浑身湿透
单薄的身体在秋凉中,瑟瑟发抖
或者像走出洞穴一样,走出
这漫长的黑暗,推开没有上锁的家门
我希望恰在此时,灯光亮起来
屋子里停留的暖,在灯火中起身
紧紧拥抱我在流浪中归来的灵魂
这简单的仪式,其实多么盛大
她把我被风寒和雨水击伤的身体
轻轻地放在这小小的阳光之下,安静的晾晒
安静的抚慰,犹如我无数次在梦里
见到的我温暖的爱情,我被她
在春天悄悄的种植,一路疯长,就为
赶在秋凉之前,等她挥镰收割……
恍惚
暮色中,听听雨声和音乐,听听夏天
一个恍惚的傍晚,我信手抛出的
一枚果核,淹在雨水里的声响
这声响若有若无,就像白天遇到的那些人
他们迎面而来又匆匆而去
他们在坚硬的时光中穿过,并与我的记忆
无声的挥手……
我关掉音乐,在越来越小的雨声中
看水流云飞,看那些疯长的蒿草和
缤纷的花朵,被昏暗悄悄隐去
仿佛我的目光刚刚送走了一个
与我擦肩而过的人,或者像一阵风吹过
这所有的一切都余音不再
而我还在暗中,和自己无人触碰的身体
微弱的喘息,虚无的定格……
附;生命本体的内心独白
------读阿未的诗
诗歌的表达语言必须是美的。这应该是人人心中所有但却说不出来的独特话语。如果不具备这样的天分,是很难成为诗人的。诗人的灵感突如其来,这一瞬间的感受或者一句话,往往就是诗眼的所在。当你构思好了,表达就是一个最重要的问题了。你怎样述说?是诗人面临的一次次考验。你把这些大众都熟悉的汉语、字、词句摆放到什么位置,这就看你的天分了。
阿未的诗,把汉语言的美发掘到了一定的高度,让普通的语言在恰当的位置上,发挥出语言本身的光芒。他绝少废话,也绝少生僻,我在编发他诗歌的时候,很少能砍掉其中三二句子。他的诗,整体上透露着柔美的抒情氛围,有时,还带有一点淡淡的无奈和忧伤。写好了的忧伤,其实是很美的。
我感到无法识别的幸福/在八月最后的喧嚣里/纷至沓来/在虫鸣寂寂的原野上/举着金色的旗帜/一路飘过(《八月的后半部分》)这是对季节的感怀,也是对生活的感怀。
就把一些梨花泻地般的/情感的碎片一枚一枚/拣拾起来还原成朵/成一树芬芳/成满眼春色……(《风景》)这样的想象新奇美丽,这种还原,仅仅是诗歌中的可能,也是我们对美好的眷恋和希望。
我要把一些荒凉的名字,/在这个冬天/或者在这个落雪的夜里/一一捡拾,我不想让这些/散落在地的名字/被这场雪覆盖,我怕寒冷/冻僵他们,我怕春天融化的雪水/把他们浸湿/就像那些被冻伤的种子,在春天/长不出绿色的风景/我要把他们珍存起来/让他们在寒冬过后的春里苏醒/并且,绿意葱茏(《一些名字》)
阿未的这些诗,有一种自言自语的氛围,大多是他的内心独白,他的些许无奈、淡淡忧伤以及诸多复杂微妙的情感,都被他优雅而柔美地表达出来了。我们在读诗的过程中,靠着我们的经验和际遇,获得了美的享受。
如果要给阿未两点建议的话,1、再有一点尖锐的句子。即所谓的亮字响词,在一首诗里,至少要有一句扎人眼目的句子;2、那就是不要粘连。二十来行的诗不分段,如果是长句子,就像一堵墙,横亘于眼前,有一点密不透风的感觉。这样的诗歌建筑,缺少了一点空灵,似乎也不符合创作过程中灵感的游动,多少也阻塞了读者想象的空间。停顿、留白、断裂,是审美过程中放飞神思的必要空间。我这样说了,但我并不确信这就是对的。谨作参考而已。
本文为诗人宋虹2009年为我写的诗评的摘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