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地产的睾丸很受伤
(2010-02-07 07:48:17)
标签:
房产睾丸地王房地产行政干预奥巴马 |
无论是房地产行业内还是政府、民众,房价既是敏感的词汇又是关键的部位,如同开发企业的睾丸一样,既是生机活力,又是羞涩的薄弱环节,难怪开发商们时不时拿出来半遮半掩的炫耀一番,又赶紧收藏起来,一旦遭受攻击很容易致命。而政府更是对其钟爱有加,高兴时政策关爱,精心按摩呵护,舒服得开发商们简直忘了我,翻脸时政策般的攥紧,痛得是嗷嗷乱叫;老百姓更是有事没事都去折腾和敲打,搞得房地产那叫一个精神紧张,所以房地产开发企业在担心政府的阴阳手法时,也无奈于民众痛戳。
截止目前为止,中国房地产的错误已经是清晰可见了,从错误比例上分:政府占40%,开发企业占30%,民众占30%,解决房地产问题必须找出错误的根源,否则永远都是糊涂人算糊涂帐。政府的错误就是行政干预,不该救市的时候救了,不该打压的时候打了,所以承担主要责任。开发企业的错误就是不知道深浅,给机会就涨价没机会就假卖;不懂管理,只知道面粉贵了面包就一定得涨价,不考虑面包是否能卖出去;不控制成本,先拍下来,先干了再说。百姓思维很简单,有时听政府,有时听开发商的就是不愿意听自己的。
中国之大人口之众,城市类别之多,按等级绝对可以分成一、二、三、四、五、六线的级别了,如果仅以价格为标准实在是有些荒唐之举了,因为从经济学的角度讲,价格不单是成本+利润,还有一定的必须成分在内,所以,房价在一定意义上承担的是人口的拉动和控制作用。如此以来,一线重点城市房价平稳上仰是合理必须的趋势,而土地资源相对富裕,人口密度小的城市的房价很有可能是一种负增长,因此,谈论房价和参照和效仿涨价都是没有依据的。
一概而论也是房地产认识上的误区,例如地王现象并不是所有地王都是胡来,当然,受企业体制和认识程度及管理能力的制约,大多数地王还是犯了混,为此付出代价是不可避免的。因为土地招、拍、挂制度本身没有毛病,体现的是一种竞争和管理意识,给了房企自我决定、决策和发挥的空间,不同的企业,不同管理者在结果上肯定存在着巨大的差异,所以,量力而行就需要自我把握和控制了,张三能走独木桥,李四善于踩钢丝,证明不了你就一定能走稳路。
另一个问题就是房地产的空置率居高不下,这实际上是房地产长在屁股上的一块烂疮,站着累坐下痛。无论是炒房的还是投资的行为都是烂疮疤的始作俑者,是开发商与购房者之间的一堵墙,一柄剥皮的利刃,由于这个环节的存在致使开发企业的房子和价格没法落地,降下来的价格又被抬了起来,卖出去的房子空置着又回过头来威胁着自己。此环节,只要政府在交易时间和税费上稍微一严格,瞬间即崩溃。
政府、民众和房地产实际上是一个相辅相成的组合关系,之所以走到今天的互相猜忌,相互撕咬,仿佛只有置对方于死地自己的日子才好过似的,如此扭曲的思想妨碍了房地产的发展,也扰乱了整体的经济秩序。所以还是那句话,市场问题市场解决,行政干预靠边站;价格高低问题买卖双方自己对接,卖出去的才叫价格,政府只需要在监督层面上管好建设用地的执行进展情况,及时惩治不按建设进度执行的囤地行为,控制好房屋的空置率,实实在在的堵一堵腐败的窟窿,转一转形象,提振一下民声士气,把主要精力集中起来,对付奥巴马这个杂种领袖,这才是政府的最大作为和主攻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