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革命的三部曲!
(2011-05-28 09:08:40)
标签:
杂谈 |
不得不承认,金错刀是非常善于自我营销的,第一次见面就看到他穿着一件印有“微革命”三个字的T恤衫,心里犯嘀咕,这几个字跟微博有关?过了当晚,第二天,金错刀就和盘托出,《微革命》是他的最新力作!他就是一个“人体广告”!赞叹!
有幸再次坐在办公室里聆听他准备了很久的一个演讲,看的出来这些都东西是他这些年思想的精华。沉淀了一个晚上,反刍的结果是良好的,从时代发展来讲,“微革命”一种互联网形态的更迭;从做事方式来讲,“微革命”是一种行事思维的转变;从哲学角度来讲,“微革命”是人性逻辑的时代解读。
网络浪潮的发展
从互联网的形态发展来看,最开始是一维的,也就是完全由编辑、记者创造内容,由网民消费内容。跟传统的报纸、书刊没有本质区别,只是得到内容的手段发生了改变。最典型的例子是新浪、搜狐和网易等门户网站。
但随着时代的推移,互联网开始把人际关系构建作为主要目标,同时也尝试让顾客创造内容,而不是编辑和记者创造,从而有了BBS和各类论坛,有了博客中国、新浪博客、搜狐博客。
但许多论坛、QQ和BBS都是匿名的,是陌生人之间的一个网络,人们开始在互联网上寻找熟人之间的网络,实名网络,从而有了校友录、人人网、脸谱网等。同时,博客写作的成本过高,人们也没有时间编辑那么长段的文字,微博的兴起解决了这个问题,他让人人可以以写短信的方式来发布自己的动态,打破了熟人界限!
这里最核心的转变是关系构建取代了内容创造,有关系的用户创造内容取代了编辑记者的内容创造,无关系有名气的内容创造取代了内容的单向创造。人们接受的信息部再是滞后的历史信息,而是鲜活的及时信息,人们甚至可以掌控某些“微博控”名人的信息!
对于媒体来讲,内容创造思维的转变
原来媒体记者以为自己是精英,非常傲慢的以自己想象的方式生产文章,并想当然的认为这些文章都是读者需要的。结果由傲慢产生了偏见,并因此使得客户不再接受。也无法让自己的作品得到读者的赏识。编辑记者只有忘掉精英,后退半步,倾听顾客,才可能在互联网时代创造出畅销作品来!
而媒体发展的更高境界是自己退后一步,自己不再生产任何内容,而是通过为使用者提供一个愿意表达自己观点和看法的平台来让客户自己创造内容。自己则从经营内容的思维方式和状态中转移出来,变为经营客户关系。
媒体的更高境界是不仅自己退后一步,不生产内容,而且推动使用者自己主动建立熟人关系网络,在他们的圈子里分享他们的及时动态信息,“好友的信息再少也是优质信息”,目前成功的是脸谱网;或者更NB的是搭建一个让社会各界精英分享自己实时动态信息的平台,让牛人创造内容!目前成功的当属微博!这种熟人和名人关系网络,是最具依赖性和粘性的。
哲学高度
尊重用户体验,寻找解决方案,忘记“小我”成为这个时代进行“网络营销”,甚至是媒体发展的关键!从思维和行事方式来说,“我觉得,我认为,我以为”的表达方式已经不能适合这个网络时代,而是要“数据显示,客户认为" 。其背后的思维逻辑是永远把客户的想法放在第一位。
“自己只是花朵,世界才是花园。”要把同事和员工也看成是顾客,形成一种自我营销的思维惯性,只有同事和员工接受了自己的产品,外围的顾客才可能接受。更深层次的说,如何让别人展现出他们的美好一面非常重要。因为“别人的毛病跟自己没多大关系,别人的长处才跟自己有关系。”
编辑记者如何适应这个互联网时代?运营官如何在互联网时代调整和再造媒体的商业模式?“微革命”的思想似乎给出了解决方案!那就是:从客户角度出发,找到客户的痛点和兴奋点,而不是试图教育客户;重视客户关系搭建,后退半步,让客户自己唱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