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西医对“感冒”认识的全面比较
(2015-02-01 17:29:18)
标签:
感冒流感中医西医 |
分类: 养生保健 |
中医、西医对“感冒”认识的全面比较
常言说道,人吃五谷杂粮,谁没有头痛脑热的时候。在实际生活中,每个人都尝过感冒的滋味。感冒时常伴有畏寒发热、头痛及全身酸痛、鼻塞流涕、声重喷嚏、咽痛咳嗽等症状。感冒在一年四季都可以发生,但以冬春季节发病率最高。所以对于这样一种高发性的常见病,了解中医、西医对它的不同认识,对选择最有效的治疗方式是很有帮助的。
一、中医、西医对感冒认识
感冒俗称“伤风”,是临床常见的外感疾病,中医认为是由于人体感受外邪而引起的。泛指人体感受外邪而引起的一系列外感证候,包括了普通感冒、上呼吸道感染及流行性感冒等疾病。
西医认为感冒是由鼻病毒、呼吸道融合病毒、副流感病毒等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指由感冒病毒引起的普通感冒,流行性感冒不在“感冒”的范畴之内。
二、中医、西医对流感的认识
中医所说的感冒范围较广,症状差别也较大,如其中因感受风邪的“伤风”,相当于西医的普通感冒。这种感冒最常见,症状较轻,一般数日即可痊愈;
再如“时行感冒”。“时行感冒”是由疫疠之邪侵犯人体引起发病的,相当于西医的“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表现为起病急骤,全身症状很重,并且蔓延迅速,在短期内可引起广泛流行。
西医认为,流感是一种流行性感冒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因为流感病毒的抗原性和致病性每隔10-15年就要发生一次明显变异,所以人体对“流感”往往缺乏免疫力,以致一旦流行起来便十分猖獗。
三、中医、西医对感冒迁延病症的共同认识
一般说来,感冒不是大病,通常几天便可痊愈。但如果一次感冒后迁延不愈或反复感冒者,说明人体正气内虚,抵御外邪能力差。这样的人开始可能患的是仅是感冒,但反复不愈,最后却已转为其它疾病。正如古人说的“伤风不醒便成痨”。也就是说,感冒虽然是一种普通常见的外感病,但若反复感受外邪而致病情迁延不愈或再夹杂其它病因时,外感病也可能转为内伤病。
同样,西医认为,但一个人患感冒后,如果病程超过两个星期仍不痊愈或反而加重者,就要作进一步的检查;以排除是否患了肺结核或其它疾病。在这方面,临床上最典型的例子是,患有慢性支气管炎的病人常在感冒之后引起支气管炎的急性发作,如果反复感冒将导致慢性支气管炎加重,久而久之会发作成肺气肿,甚至发作成为肺源性心脏病。
因此,感冒虽然不是大病,但也不宜忽视不顾,尤其是年老体弱者或有慢性支气管炎的病人,更应引起重视。
四、中医、西医对流感的治疗原则
1、中医对流感的治疗原则
中医学上并没有病毒这个概念,对於流感或感冒,一律统称为“外邪入侵”,因为病毒发源地不论是鼻黏膜或呼吸道,都属脏腑以外,因此称为“外邪”。
Œ按症分类。中医按病症的表徵和身体反应分类,大致分“风寒感冒”和“风热感冒”。
风热感冒症状:
风寒感冒症状:畏寒怕风、疲倦、流清鼻水、没有食欲。
中医医治流感的方法
中医学上有句话:“正气存内,邪不可干”,就是说,若身体强健,便不受外邪(病毒)干扰。因此中医着重治本,一方面会用草本消炎解毒,另一方面会提升身体机能,增强免疫力。若只是消除感冒的不适而不提高体质,很容易又会再度受病毒入侵。因此经常感冒的人须加注意,表示他们身体虚弱,抵抗力低下,必须适当作出调理。
用药方面,变化很大,例如:
消炎杀菌、提升免疫力:可用板蓝根、连翘、银花
促进头部血液循环:可用白芷、荆芥、菊花
清热退烧:可用桑叶
纾筋活络、解热:可用葛根、桑枝、丝瓜络
2、西医对流感的治疗原则
Œ一般治疗。病人应卧床休息,多饮水,流质或半流质饮食,要漱口,保持鼻.
对症治疗。高热头痛,给予解热镇痛剂,咳嗽者给予止咳剂,中毒症状较重者,可适当用抗病毒药物,酌情输液。
Ž肺炎型流感的治疗。要注意早期发现,及时治疗,输氧,防止心功能不全的发生,酌情用抗生素,防止继发感染。一旦有继发感染,就用青霉素。
五、选择中医、西医治疗感冒的人数倾向
随着人们对传统医学认识的加深,越来越多人更倾向于选择中医药。小编连续一周对北京太申祥和太医馆就诊患者进行咨询,原因大致有一下几点:
1、中医药对治疗感冒,特别是流感能快速痊愈。
2、治疗反应相对平和,不同于西药作用激烈。
3、更安全有效。是药三分毒,但中药副作用更小。
在了解过程,专家也指出了几点中医治疗流感的优点:
1、中医治病讲究扶正祛邪,要标本兼治,就是通过增强机体抵抗力,以达到恢复健康的目的,而中药有一个功能就是调节身体免疫力。
2、治疗流感的中药是很安全的,绝大部分都是一般的常用药、安全药,毒性非常非常小,可以认为没有毒性。
3、中药治疗感冒便宜且疗效稳定。中药治疗感冒较稳定持久,没有反跳。
六、类似感冒症状需警惕
有一些疾病的初期也可有发热、咽痛、流涕等类似感冒的症状,这时若不注意,很容易误认为一般感冒而遗漏了对更严重疾病的诊断。如一些急性传染病如麻疹、百日咳、脑膜炎、小儿麻痹症、白喉、猩红热等,初起都有类似“感冒”的症状,当属中医“温病”范畴,与“感冒”有别,应及时送医院诊治,可以阻止疾病的进一步发展和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健康小贴士:如果你想了解更多健康的小知识,可以添加太医馆的微信号(taiyiguan),或者是拨打健康热线:010-80728129,或登录太医馆网站:www.taiyiguan.com太医馆有专业的资深名老中医为你提供中医诊疗服务,帮您消除病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