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美国:儿童的天堂 老人的地狱

(2012-06-18 21:31:17)
标签:

美国

儿童

老人

生活方式

    昨天是父亲节。往家里打电话,父亲正跟家人在外面吃喝,我安然。

    美国人重视父亲节。昨天一个美国朋友发短信说,他很伤感,因为他还不是一个父亲,而他渴望当父亲。

http://s1/middle/51820df9gc2bf51d24130&690老人的地狱" TITLE="美国:儿童的天堂 老人的地狱" />

    傍晚时分散步,看到一家人在这片草地上追逐着玩耍,我便停下脚步,久久地看他们。发间戴着兰色发卡的两岁半的小女孩注意到我,于是摇摇晃晃地走过来。她那乖巧的模样真惹我心疼,我把她拥在怀里。她的父母微笑着走过来,我们聊了一会儿,知道他们都是大学老师,带孩子到这儿来庆贺父亲节。我说我喜欢他们的家庭,喜欢他们的孩子,于是这对父母就让穿黑汗衫的4岁男孩过来问候我,我抱了他;然后,就是6岁的大男孩也有礼貌地走过来,我也抱了他。当我们合影时,我真的有一种特别特别幸福的感觉。如果能守着这样可爱的孩子,养十个我也愿意,但不是每个父母都有这种运气。尤其在中国,很多孩子被家长溺爱娇惯成他们的冤家,以至于被活活气死。

 

http://s11/middle/51820df9gc2c0af1d7c0a&690老人的地狱" TITLE="美国:儿童的天堂 老人的地狱" />    我拍下了这家人的背影。对我而言,这是一个永恒的片刻。

    当离婚潮席卷全球,尤其从北欧开始,传统的婚姻模式正以不可阻挡之势纷纷解体,而我愿意祝福这个家庭的幸福能持续长久。因为我认识的很多美国人,大都有两至三个孩子,大都在结婚10-15年时离婚,大都在人生的黄昏来临之际,每日巴巴地盼望孩子们能来造拜他们,但大都不能如愿以偿。美国是个崇尚个人自由的土地,谁愿意被亲情或其他关系捆绑和扡累呢?谁不愿意多体验经历呢?尤其在青壮年时期,为了自由故,一切皆可抛!!!


http://s14/middle/51820df9gc2bf87dbde6d&690老人的地狱" TITLE="美国:儿童的天堂 老人的地狱" />    学校举办儿童演唱会,女友的儿子演奏大提琴,我们当然要来观看。

    美国学校的汇报表演不像中国学校那么正式,也没有各级领导来讲话。演出准时开始,然后就是这个背对着我们的比较富态的女人笑着说了几句开场白,然后,忽啦啦,全校的孩子们都上台来了,他们开始唱歌,什么神态的都有,尤其男孩子们,唱得很高兴很快乐情不自禁地拍手摇屁股什么的,惹得台下哈哈笑。在这些孩子中,还有一个双目失明的男孩,被一位老师也领着过来,加入到大家的合唱里。

    女友有两个孩子,每每看到她沉浸在抱拥孩子的满足时,我都羡慕不已。就想,只有当一个人懂得爱孩子而生下孩子时,彼此才是真正的幸福。

 

http://s10/middle/51820df9gc2bf8907f499&690老人的地狱" TITLE="美国:儿童的天堂 老人的地狱" />

    晨晚散步时,经常能看到美国妇女推着儿童车,要么晒太阳,要么推着车子跑步;也能看到一些男人用布把孩子绑在胸前,他们要么看书,要么溜狗,要么钓鱼,挺有意思的场景。

    这个小男孩也只有两岁半,在我眼里他可爱之极。我问他:你好吗?他回答:不坏。这个回答让我对他爱怜有加。我希望能再次看到他,因为只看了他一眼,我就再也放不下他,脑子里就总有他的小小的身影。

   美国人对孩子是很好的,无论结婚与否,离婚与否,成年人的事只在成年人的层面上解决,很少拿孩子说事。在美国,男人的地位并不是很高,有个男人自称在家不如一条狗,他说,孩子是第一位的,第二位是老婆,第三位是狗,自己排在第四位。如果男人提出来离婚,财产要分给前妻一半,只要前妻不结婚,男人就得抚养前妻,而对孩子的抚养至少持续到18岁。所以,美国男人离婚后,一般不敢再婚,怕一旦套进去,就得过着暗无天日的当牛做马的长工日子,总之再婚的代价太高。所以,离了婚的男人喜欢去酒吧寻欢作乐,喜欢独自旅行,再不行,就搞同性恋,反正是害怕结婚以及远离谈及结婚的事。

    这种情形似乎持续很久以后,就出现了一个新问题:当孩子18岁离开家庭独自谋生后,当孩子有了他们自己的孩子,并沉浸在他们的天伦之乐时,渐渐老迈的父母们,就变得孤独而无奈,在美国就呈现出:儿童的天堂,老人的地狱的情形。

    我的房东吉尔是个快乐而充实的女人,在我看来,甚至有点激情过盛,老年好动有余的特征,既使如此,她也有伤感的时候,那就是他的儿子几乎没有时间来看她。我认识她的四个月里,她曾去了一趟纽约,住在朋友家,就是为了能看儿子一眼,但儿子太忙,以至于一周后才与妈妈吃了顿饭。吉尔为此满足得不得了,专门给我写了邮件回来。据吉尔说,儿子每年回来只住三天。

    美国的老人们的晚年光景还是很孤独的,尤其那些没有固定伴儿的老人,就更伤感。所以,吉尔虽然66岁了,依然信心满满地旅行,健身,交友,希望能遇到一个好伴儿,安度晚年。前段时间,她在网上认识了一个比她年龄小的法国摄影师,她告诉我,她打算试试,就算失败了,也想试试。我给了她最大的鼓励。但是不久,她就告诉我,摄影师走了,就是这样。很无奈。

http://s7/middle/51820df9gc2c0686a5636&690老人的地狱" TITLE="美国:儿童的天堂 老人的地狱" />
       这是我每天散步的地方。静美怡然。但对于许多中国人来说,在这儿呆时间短了是一片风景,时间长了,则是一种精神折磨。语言不通是最大的困扰,其次是美国人永远是外表客气,很少掏心掏腹地跟你聊天,让你永远都有客居他乡的漂泊感,对于好面子好虚荣的中国人来说同,此等寂寞与失落又向于谁说?所以,很多中国人觉得美国是好山好水好寂寞,国内则是好脏好乱好热闹。我却不存在这种纠结。我甚至时常享受孤独之美,这是一种境界,与寂寞还不同。当然,能在热闹的环境里住一阵子,再到静寂里清醒一段时间,是我永远都向往的生活和生存方式。

    因此,也并不惧怕老年岁月的到来。

    平时散步,常常能看到一些老人或独自或双双搀扶着散步,身边很少有孩子陪伴。相比较而言,中国的老人们还是比较幸福的,可以经常与孩子们居住在一起,孩子们也时常回来陪伴老人,当然有接触就有摩擦和无法解决的纠结。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