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警界作家朱维坚:莫提别离

(2008-10-28 11:36:53)
标签:

警界作家

水落石出

              警界作家朱维坚:莫提别离

     朱维坚是一名普通警官。但我始终认为他很棒。就像最初结识刘广雄、温金海这些年轻作家时,我一眼认定他们的潜力无限。尽管当时他们无名。

    我曾为朱维坚编辑过四本书:《黑白道》、《使命》、《绝境》、《暗算》,每部作品都被改编成电视连续剧,且部部叫火。近两年,他编剧的电视剧《水落石出》,据说收视排列靠前。我真的为他高兴。

    我有个习惯,每逢新写出一部作品,总会在第一时间发给远在黑龙江的朱维坚、云南的刘广雄,以及身居北京的温金海,他们能看完,我心里才有底。我和他们毕竟是多年的老友,他们不会骗我。

    我希望,老友们对我作品解读的同时,博友们也能借机解读和认识这些有着强烈责任感的作家们。

 --------------------------------------------------------------------------------------------

 

    张西对我说,她新写了一部长篇小说,叫《爱别离》,主要是写爱情的,而且是写警察的爱情。我已经五十多岁,看惯了人生的悲欢离合,一般的爱情小说已经很难打动我了,至于警察的爱情,也没什么了不起的,我就是警察,我也看好多此类作品,甚至也包括非常流行的那种假警察外衣,行言情之实的小说,里边充满了娇情,实在让人倒胃口。我要说的就是,对我这种已经被粗砺的生活把感情神经都磨糙了的家伙,一般的爱情作品是很难打动我的。

 

    可是,读着读着读了进去,而且,不知不觉还被打动了,读到最后,眼睛还不争气地湿了。毫无疑问,这是一部成功的作品。掩卷后,我又不由自主地思考起来,《爱别离》是靠什么打动了我。

 

    想来想去觉得也很简单。一是因为写的是警察,容易引起我这个老警察的共鸣。对了,常听人说,警察有什么了不起的。是的,警察没什么了不起的,警察也要一日三餐,也和普通人一样有喜怒哀乐,可是,作为一个老警察我不能不告诉你,警察确实有了不起的地方,警察的感情也确实有与众不同的地方。譬如说我吧,现在我正写这篇读后感想,一个命令下来,需要我上去,尽管我明明知道危险,甚至有生命危险,可是,我什么也不能说,必须上去,这一上去可能就再也回不来了,把老婆孩子留在世界上,也把悲哀和痛苦留给她们。当然,这种情况很少,警察也不是时时生活在这种境况中,可是,相对于其他职业,这种境况的概率实在是太高了。十年前的统计数字,我们国家每天都有警察因公殉职,每个小时都有警察负伤,现在,这个数字更高了。我在基层当警察,我知道一些人对警察有看法,警察队伍中确实有不良分子,有害群之马,可是,我们警察的大多数确实是好的,而且,据我的经历所见,那些牺牲和负伤的,都是我们这支队伍中的好同志。或许,他今天还和你有说有笑,明天,他已经永远的离去了。而张西的《爱别离》写的正是警察,写了我们战友的牺牲,写了我们与亲爱的人永别,一下就切中了我的脉门,我不能不感动。

 

    二是《爱别离》写了一个非同寻常的爱情。首先是一对情侣的身份就非同寻常,他们不但是两个警察,而且是新疆警察,男主人公艾山江还是从事秘密工作的警察,这两个人还分别为汉维两族,这对情侣尽管心心相印,却从未见过面,你说寻常不寻常?说到这里我不能不指出,这种构思,巧固然是巧,可对于作家来说,也在走钢丝,因为,这很容易给人以虚假的感觉。一旦读者产生虚假的印象,就很难相信你的故事,继续看下去,作品也就失败了。所以,在初看稿子时,我是很有几分担心的。然而,也是不知不觉,看到后来,我居然相信了,完全相信了,不但相信了,还被感动甚至有点被征服了。由此,也使我对文学创作产生了一些新的想法。实话实说,就因为觉得近年来警察加爱情的小说太多,太滥了,所以,我近几年写的几部长篇小说和电视剧都抱定一个宗旨——不写爱情。实在要写,也绝不让她居于主导地位,甚至有点不正常地对以警察为主人公的作品中有关爱情的描写抱有一种敌视的态度。现在,受《爱别离》启发,忽然有了一点悟性:一部文学作品的优劣不是写不写爱情,而是你怎么样去写。你必须承认,爱情是文学作品中永恒的主题,而读文学作品的又多是年轻人,只要你的爱情描写感动了他们,提升了他们的灵魂,就是成功的。完全拘泥于生活真实是没有意义的。

 

    三是作品独特的视角――新疆的风土人情吸引了我。真的,我们这么大的国家,哪年都有好多长篇小说问世,可是,真正以新疆为背景的却很鲜见,而张西填补了这个空白。瞧吧,皑皑的雪山、漫漫的戈壁、宽阔的马场、密密的树林;听吧,老奶奶忧郁的歌声,还有哪些常人难以知晓的马术知识等等,一幅异域风情画清晰地展现在我们眼前。而爱——别离的故事就在这样的背景下展开了,怎么能不给人以全新的感受和感动。当然,感动我的还有作家的大漠情结。据我所知,张西非但不是新疆人,恰恰相反,她长期生活在内地的大城市。一般来说,像她这样经历的女作家,多以都市题材为主,写些白领女性啊,市民生活啊。即使写警察,也多以城市生活为主。让人想不到的是,她居然以自己的柔弱之躯,深入大漠,与新疆的警察打成一片,先后写出了《国家荣誉》和《爱别离》,让人不能不佩服。读者会感受到,书中对新疆风土人情的描写,对马术的表现,对新疆民歌的运用,绝不是深入生活三天五日就能获得的,而要掌握这些并不留痕迹地写入书中,那需要身体力行,下一番苦功夫的,这一点,真的让我这个男子汉肃然起敬,自愧不如。

 

    最后一点,从艺术上看,张西的进步也很快。据我所知,她是写纪实文学出身的,而记实文学和小说尽管有相通之处,但是,更多的还是不同,如果说《国家荣誉》还有一点纪实痕迹的话,这部《爱别离》却完全不见了,而且,人物塑造、意境营造等方面,更有了长足的进步。据我对张西的了解,她是个有个性、有主见、有追求的女性,将来,她一定还会写出更多更好的作品,不知什么时候还会闹出一些大动静来。

 

    我在等待着。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