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家里陪妈妈一集一集看“舌尖上的中国”、李子柒的“油管”以及各种美食视频,每每看得饥肠辘辘、频咽口水。大晚上的,从楼上跑到楼下,吃不到屏幕上的美食,把冰箱里从荷兰背回来的奶酪、壁橱里的零食通通翻出来,安抚一下口舌之欲、肚肠之憾,权宜之计而已。
想试试煲仔饭的欲念在今早蠢蠢欲动、喷薄欲出,终于战胜去锻炼的念头,提着菜篮子奔超市!
在超市碰到朋友,问:你怎么没去做瑜伽?答:带我妈妈来买鱼。至于我真实的目的还是不要言说吧。
煲仔饭的样子我基本学到了,但精髓还在十万八千里以外。米饭水搁多了、肥肥的腊肉也放晚了些,没有让油充分渗入米中,煲出那种电视上晶莹迷人的剔透感。好吃自然是好吃的,完完全全吃多了,估计把两三天的碳水化合物量一顿都包圆了。[尴尬]
早饭特意没有吃任何主食,还泡了青柑普洱,希望有蔡澜说的解腻除油的效果。
国内疫情此起彼伏的,能帮上的很少,能直抒胸臆的话基本也不让说。想着这么多人关在家里,精神紧张,情绪拥堵,长久了也会有问题。国家的精力在治病救人上,精神支持、心理纾解就需要大家自己注意,互相隔空支持。
如果还能买到食材,把注意力安放在美食上,和家人一起做做饭,也不失为一个自我调节的选择。
安!
前一篇:生活碎碎念:一地鸡毛的日子
后一篇:年长的邻居请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