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诞过完,就是新年。
按我们三家(美国、加拿大、中国)的传统,去年的圣诞是在加拿大裔琳达家过的,一如既往:同样的火鸡、同样的菜、同样的甜点。不同的是长大的孩子,陆陆续续加入的孩子的男朋友、女朋友。
还有一个小小的不同,在给各家和孩子礼物时,琳达急赤白脸地压着火从厨房里出来,原来是给长大的孩子的红包找不着啦!
我很不厚道地就乐了,不是就我一个人犯这种错误哈![憨笑]
前两天,给左邻右舍装礼物时,怎么也找不到一个给邻家众狗的红包。狗点心、狗玩具都齐了,给狗爸、狗妈的关于狗狗的书、给一家子包括狗狗的卡也写好了,就差给狗的红包!和丫头互相埋怨,鸡飞狗跳地在家翻箱倒柜,还是没有。[抓狂]
四个狗狗的红包,数目不小哇。
三番五次地折腾,从家到车库,总算是熊孩子丫头在车的缝隙里挖掘出来,是她掉的。[发怒]
大冬天,整出一脑门的汗!
本来慈眉善目的节日,硬是让我们过出穷凶极恶的模样。
对门的邻居也没好到哪去,我们送礼物过去,累得精疲力尽的邻居正坐着喘口气呢,说:“给你家的礼物正在准备中...”
琳达在送客时说,新年聚会时再给红包。
新年之夜,我们几家在几个月前就订好位子的餐馆坐了一大桌。琳达刚坐下,一脸的懊恼加怒气还在脸上没抹干净。说:在车上了,发现红包又拉家里了!这一路上,都是骂人话...
不知道骂的家里哪一个?[偷笑]
今天,下着雨,琳达专门开车来送红包。
真是的,做家庭主妇,不管是全职的、半职的、兼职的,都不容易。多年的传统节假日、家庭的晚餐,大半都是主妇操持的,那份付出是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这次,家里人少,我头一次感觉这种操劳的仪式感对家庭、孩子的意义,尤其是对移民来说,其实蛮重要的。在过当地的节日、家人从各地赶回的团聚中,移民新生代的根就在一餐一饮中不知不觉地扎了下来,植入这个文化,植入家庭和孩子的记忆,成了我们的一部分。
下一个圣诞,接着过,接着找。[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