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国过年之三:在外婆的家乡溪口村过年

标签:
宁德过年 |
分类: 人在旅途 |

大年三十祭祖
今年,80岁的妈妈带着我、弟弟一家第一次回到外婆出生、长大、嫁人的家乡,福建宁德漳湾镇溪口村,过年。
我们要么是跨洋过海,要么是大年夜前才从医院匆匆忙忙启程,三三两两分了几拨才聚齐在溪口村的表哥、表嫂家。第一次追寻到我们生命开始的源,在乡下过年,一切都很新鲜,一切都很久远。
年夜饭是从下午先摆好祭祖的供桌开始的,大年初一时,这桌在略有变动后,挪后,就成了祭天地的供桌了,其中的细节我还是不了解。
表嫂辛苦做的年夜饭
溪口村虽然在大山里,却又是临海的村子。年夜饭,海鲜绝对是主角,而且大部分在没上这个桌子前都是活的,味道的鲜美可想而之。这附近的黄花鱼、二都蚶,是海鲜里的上品,可是围海造田、过度捕捞、污染让现在野生的黄花鱼几乎绝迹。我们现在还能吃到这些,不知再过些年,还能吃到吗?
自家酿的米酒
表嫂是畲族人,手巧能干。大年夜,饭桌上我们喝的是表嫂酿的米酒,颜色漂亮,好像太阳沉在了我们过年的桌上,养眼暖胃;米酒味道醇厚,微甜,一点儿也不刺激,非常好喝!我妈妈几乎从来不喝酒的,那晚也喝了两小碗。
大年的红红火火
大年夜,表哥在炉灶那儿放了个大木材,一晚上余火未熄,预示新的一年日子会过得红红火火。福建宁德的习俗,大年初一早上,每个人都要喝一杯红枣冰糖水,然后吃一碗有两个鸡蛋的平安面。面是细如发丝的线面,面汤里加嫂子自酿的米酒、卤猪脚等。
喜气洋洋的甜水
平安面
无论在哪个国家,厨房往往是家人聚集的地方,在过年时,厨房大概是最有年味的了。小年时祭灶,初一的早上,表哥、表嫂在厨房的灶头、米缸到处贴上红纸,喜气四溢,带着饭香、面香、菜香......
被我拍花了的灶王爷、灶王奶奶
以前这是量银元的斗
夜深时,我在这个依山,曾经傍海的村子里,枕着此起彼伏的鞭炮声,沉沉睡去,没有时差。
前一篇:回国过年之二:大学时的滋味
后一篇:回国过年之四:沧海桑田 老物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