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体育长跑育儿 |
分类: 养儿育女 |
女儿终于如愿参加了小学的长跑队,代表学校去比赛。
叽叽喳喳
晴朗无云的天空下,呼啦啦一大群穿着五颜六色运动服的孩子,好像无数的春花,在公园里突然绽放、摇曳起来。孩子们抑制不住地兴奋,叽叽喳喳、手舞足蹈,似乎是参加一个快乐的盛典,而不是参加马上就要开始的、艰苦的长跑比赛。
箭在弦上
争先恐后
儿子上小学时,多次要求参加学校的长跑队。当时,我们忙活他的足球训练、比赛已经觉得精疲力竭了,所以断然拒绝。理由也很充分,没有可能再为了长跑的活动提前下班,飞车去接送了。
儿子提了又提,无果,也就悻悻地算了。
急急忙忙的日子里,偶尔,我想:“在美国的孩子这是怎么啦?长跑,不像踢球,多辛苦、乏味的运动啊,怎么个个都还上赶着要参加呢?!”
回想我中学、大学的长跑晨练,那都是被学校、老师逼着去跑的。每每都是怨气冲天,哪有这么欢天喜地的?! 只有当我们成年后,慢慢在生活中体会到锻炼的重要时,才终于从心里感谢当年学校和老师的要求。
勇往直前
夏天,炎热的太阳下;冬天,凛凛的寒风里,开车路过学校的路上,你常常都能看到一群一群的孩子或大汗淋漓或呼气成霜地在路上奔跑训练。还不是那种戴着耳机,听着热门音乐很酷地那种,而是马路上三五成群地很枯燥地、一步一步地丈量脚下土地的那种认真训练的跑。此时,车里的儿子就会无限向往地说:“瞧,长跑队的,你就是不让我参加!”
你追我赶
这时,我又想:“美国的孩子这是怎么啦?!”
女儿和儿子个性不一样,对我同样说的“不”,她拐弯抹角地绕过去,自己先联系小朋友的爸妈接送,弄得我不好意思,只好也就“被迫”上阵了。
看多了,也参加过几次女儿的比赛,终于由此了解美国体育文化的巨大影响力。
不相上下
体育好的孩子大多是学校里受欢迎的孩子。课间在户外游戏,常常被小崇拜者团团围住,聊天、玩耍,都是孩子的中心。而此时,也常常是这些体育好的孩子小小地炫耀一下他们的技能的天地。
喜形于色
其它的体育活动在小学和初中不一定都是由学校组织、赞助的,但长跑一定是,能被选拔进入校队是小孩子和半大孩子很荣耀的事情。刚刚开始有自我认识、有朋友群的孩子,很看重这种受朋友欢迎的感受,很重视、享受这种被同龄人微微仰视的感觉。
阳光之爱
这些孩子对长跑、对体育的热爱离不开家长的倾力支持。对此,我深有体会。无论什么运动比赛,哪怕是最低级别、小小孩的比赛,美国孩子的家庭常常是倾巢出动,上到白发苍苍、走路都颤巍巍的爷爷奶奶、外公外婆,下到还抱在怀里的小婴儿,不管是酷暑炎炎还是寒风凛凛、风雨交加,这些大人孩子起早贪黑地在赛场上为比赛的孩子呐喊助威!
这种全民倾情投入的体育爱好,滋养了孩子的兴趣,激发了孩子的热情,于是,有没有体育天赋,孩子和家长都积极参与。再加上美国不管三七二十一的鼓励文化,更是让体育运动火上浇油,如日中天。
孩子的父母,还经常是赛场上的义工、教练,会不会不要紧,可以现从书本上学,关键是参与。参与中竞争的因素一点点地在体育比赛中加强,体弱、身体不是太协调的孩子渐渐地落在后边,有些天赋的孩子在长时间、严格辛苦的训练之后驰聘赛场,开始闪烁点点星光。到了初中和高中,在学校受欢迎的孩子往往大多是是体育小明星。冷静下来想,正是这种对体育的热爱,激烈竞争的意识,在孩子很小的时候就被植根心底,才会在未来生活中生根发芽。能够在今后职场上顶得住压力,经得住失败,对生活比较优裕舒适的美国孩子来说,体育真是磨练培养他们成长的法宝。
跑在前边的孩子也好,落在后边的孩子也好,关键是他们都有过参与和竞争的体验,有过在汗水中进步、在泪水中体会从失败中爬起来的滋味,人生之课,从体育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