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福建行(三)-南靖土楼“四菜一汤”

(2012-02-27 11:30:11)
标签:

福建土楼

旅游

分类: 人在旅途

      说在福建的土楼群还是美国人发现的,不知真假。

       是这么传的,美国人对中国政府抗议说:“你们在福建的山里布置了大量的导弹发射点儿。”中国政府当然不承认了,没有就是没有,实事求是嘛。美国人就拿出了卫星拍的照片,满以为这下板上钉钉,中国政府没啥好说的了。中国这边看了照片就奇了怪了,福建的山里啥时候冒出些导弹发射点了?福建盛产竹笋,但这雨后春笋不是这么长的啊!于是,两国联合去山里调查。一看,中国人笑了;再看,美国人也笑了。从此,埋没在重重大山里,福建客家人、闽南人独特的土楼建筑名扬天下!

美国人来旅游,中国人赚钱,一场“导弹”危机变成了和平的双赢商机,皆大欢喜,真是个好故事!

听了这故事,本是带爸妈去厦门散散心的我,就琢磨上怎么去土楼看看了。

福建土楼有多处,离厦门最近的是南靖土楼。那里的土楼群,以“田螺坑”的最著名。它不是最大的,却是很独特的,号称“四菜一汤”。

看这名,就知道中国的食文化那是无处不在。但是,赴这趟“四菜一汤” 的“大宴”不是个容易事儿。

这些土楼集中在南靖、永定等闽南山区。大山重重叠叠,让这些村寨几乎与世隔绝。当年,红军以此为根据地,易守不易攻,也是有这个原因吧。听给我们开车的司机小于介绍,这条通往土楼的山路也就是近几年政府花巨款才修好的。以前他带客人来玩,是无法直接开到土楼近前,爬山还要爬一个多小时。

现在修好的路,质量很好。但是山路极险,有些弯曲处像是女人头上的发卡,是几乎360度弯的。小于车技绝佳,3个多小时的车程,他2个多小时就开到了。中间,我们还在一处转弯的桔园停下,买农民的桔子。

福建行(三)-南靖土楼“四菜一汤”
谷贱伤农 这些桔子甘甜多汁,却只卖11斤!

福建行(三)-南靖土楼“四菜一汤”
诱人的桔子、柚子挂满枝头,农民都不收了,任其落下、烂掉!

小于一路超车,很少用闸,经常开到马路对面对着迎面而来的车超。吓得我女儿缩成一团,不敢看外面风景。我一开始也是惊吓得身体僵硬,但渐渐地发现小于超车时把车速拿捏得很精准,很果断,慢慢就不害怕了。后来,知道在福建还是前线的年月,小于是汽车兵,难怪!

而那个年代恍如隔世。

买过桔子后,山路两旁开始出现星星点点的土楼,我们开始激动起来,不停地问:“是这儿吗?是这儿吗?”小于都说不是。等到开过又一个弯,急急下坡处,豁然开朗的山坳里突然出现了一个庞大的土楼群,“四菜一汤”尽显眼前!

福建行(三)-南靖土楼“四菜一汤”
“四菜一汤”-田螺坑土楼群

从山上俯瞰,冬日阳光下的土楼群安静壮观,就如它经过了的岁月,无论多么波澜壮阔,流过了重重大山,在山谷里都平静下来,沉淀的都是柴米油盐、精打细算、安稳的日子。

福建行(三)-南靖土楼“四菜一汤”
山上还挂在枝头的柿子

福建行(三)-南靖土楼“四菜一汤”
小店卖茶、草根(说是炖汤的)等山货

        零零碎碎摆满山货的小店,建在下山去“四菜一汤”的拐角,竹棚、竹桌、竹椅、竹编,挂红挂绿间,有着乡土的质朴和浓艳。不知旅游有没有让这样偏僻的大山深处人家过上好些的日子?

       “四菜一汤”的土楼有三种形状:圆形、长方形和椭圆形。从旅游书上看,在别的地方还有五凤形、八卦形、半月形和交椅形。据说,同一种形状中还另有变化,可谓千姿百态,当地人的匠心在这些建筑里得到充分的体现。

土楼形状各异,但有一些共同的特点。比如,每座土楼都有一个名字,大多数名字是取自族谱里的祖训,写在大门之上。从楼门厅入土楼内,面前就是很大的天井,天井里有口水井。楼门厅的对面就是祠堂,是土楼里祭祀、婚丧、议事的地方。

土楼一般有四、五层高。一楼都是厨房,很多厨房里在屋角有口小小的水井;二楼是储藏室,用于放粮食;三楼往上才是住人的。每家是占有从一层到顶层垂直的房间,共用楼梯和走廊。天井和祠堂也是家族共用的。

土楼里的房间都很小,可见实用为主,没有任何豪华的痕迹。从外边可以看到的小窗口,是在三楼以上才有的。

     有些大规模的土楼,里边可以住到千人。这样大的建筑常常是一个家族集资而建,有时是几代人的努力,一般是一个姓氏的同一家族合建。有钱的出钱,有力的出力。

福建行(三)-南靖土楼“四菜一汤”
大山里的土楼

福建行(三)-南靖土楼“四菜一汤”
土楼门前酣睡的狗狗

福建行(三)-南靖土楼“四菜一汤”
圆形“和昌”土楼内景

福建行(三)-南靖土楼“四菜一汤”
公用的水井、祠堂

福建行(三)-南靖土楼“四菜一汤”
土楼人家的日子

福建行(三)-南靖土楼“四菜一汤”
厨房里的水井

福建行(三)-南靖土楼“四菜一汤”
市井的生活

福建行(三)-南靖土楼“四菜一汤”
红红火火的祈望

福建行(三)-南靖土楼“四菜一汤”
“晒晒”生活

福建行(三)-南靖土楼“四菜一汤”
晒晒“滋味”

福建行(三)-南靖土楼“四菜一汤”
历史,文化,在这里沉淀出一方回忆

福建行(三)-南靖土楼“四菜一汤”
方形土楼“步云楼”外观

(始建于清朝嘉庆元年,1796年)

福建行(三)-南靖土楼“四菜一汤”
“步云楼”内景

福建行(三)-南靖土楼“四菜一汤”
悠闲的日子

福建行(三)-南靖土楼“四菜一汤”
旧时的日子和现在的生活搅合在一起过

福建行(三)-南靖土楼“四菜一汤”
乡村的风景

福建行(三)-南靖土楼“四菜一汤”
山村的角落

福建行(三)-南靖土楼“四菜一汤”
下到山这边看“四菜一汤”

福建行(三)-南靖土楼“四菜一汤”
冬天的奏鸣曲

       看过土楼群,下到山的这一边,回望山坳里的土楼,在冬日柔和的阳光下,像是在看一幅渐渐远去的风景油画。袅袅的炊烟,在山峦上升起,仿佛伴着一首音乐的序曲,在你心底响起,在山谷里回荡,带你在山林间音符般地跳跃,欢喜地走向远方。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