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不是女友一句去龙井村吃农家饭的话,我不会知道杭州现在还有这样的旅游。结果呢,是我带着俩孩子和俩过六奔七的美国老太太去成了,女友孩子小亲戚多没去成。

龙井村口看茶山
在旅游书上看到龙井村是游九溪十八涧的必经之路,游了西湖,该去爬爬周围的山了。因为在上海给先生的同事锐和太太苏珊当过导游,想着在杭州也不能扔下人家不管,还得继续尽尽“地主”之谊,就问苏珊愿不愿意和我们一起去爬山,吃农家饭。苏珊一听,眼睛都亮了,很积极,马上问穿什么样的衣服、鞋合适。说好第二天在旅馆大门口等。
阴天里,也不知道旅馆离龙井山有多远,想想还是叫个出租吧。正在路边探头探脑招呼车,另一个跟着开会的先生来的教授太太莉比凑上来客气地问我们要去哪儿,能不能加上她?于是,我带着俩孩子,俩老太太挤进辆出租直奔龙井山。
车开了没几分钟就到了龙井山脚下。我一厢情愿地想:来爬山就别坐车上了,告诉司机停了准备自己往上走。走了几步才发现这道不是修给人走的,压根儿就没有人走的道儿。问人,人家说要走也行,也就30分钟。但我一看那几乎修到山边的马路和在弯曲的山路上疾驶而下的车,根本没有给人走的道,实在不能带着老老小小冒这个险。
无奈,转回再找出租,没有。去问警察有没有公共汽车,答有,但这儿正好是两站中间。最后,是好心的警察替我们拦了辆出租,这回一直给我们送上了山,在龙井村下。还是被急吼吼地等着挣旅游人钱的村民给截下的,下来就招呼我们买茶。

龙井村最豪华的一家农家饭店
我一边向“截道”的壮实村民打听这九溪十八涧要走多远,一边观察周围。原来,从这儿开始才是真正上山。通九溪十八涧的路,从龙井村穿过,就再也不通车了。在村子里,不断地有村民揽客卖茶、卖饭,数那个“截道”的让人起疑。幸好我不相信他,没有听他指的山路,否则领着老老小小的不知跑哪儿去了。到这会儿,我才感觉自己责任重大,带着外国人比较扎眼,再加上俩上蹿下跳的孩子,这一路,够我喝一壶的。
一下子,我放下那颗急于游玩的心,谨慎起来。
对凑近揽客的村民,我会多看几眼,搭话时判断对方有多少诚实。其实,大多数都还是比较本分的村民,所以,我稍稍松了口气。一路领着老老小小走,一路欣赏这江南农村的秀丽,领着孩子看路边小溪里养的鱼,院里院外奔跑的鸡,指点那些江南人家侍弄的盆景给这些老外、小外看。这个村是很富裕的,这一点从街上两边的住房、停的高档车就可以看出来了。我特意告诉孩子这是中国非常富有的农村,不是每个地方都这么得天独厚的。

在自家悠闲择菜剥豆的农妇
在村里走了一段,和几个村民聊聊,我大概知道这九溪十八涧有多远,大约要花多长时间走完,算算,我们只能走一半,返回来到村里吃中饭,然后下午还可以去一趟灵隐寺,5点钟能赶回旅馆,让莉比搭上回上海的车。心里有了这个底,我就开始全心全意关心中午这顿饭的着落了。我对街边的这些农家饭店不是很感兴趣,尽管不少看上去挺漂亮干净的,我觉得这些太商业化了,不是我想要的农家饭体验。直到碰到一个瘦小、50开外的农妇一边随我们走,一边搭讪着希望我们回来时能去她家。她特别说她家不在路边,要往村里走一段,我心里一动,答应回来时去找她家。她临走时告诉了我们她家的门牌号。
这一路在茶山里穿行,一道一道地过青溪山涧,体味杭州的山之美,树之秀,陶醉其中。
回程先是俩孩子喊饿,急着要找饭吃,俩老太太没吱声但我感觉也累了,饿了。只好安慰老的,鼓励小的,坚定地去找龙井村104号那个农妇家。
沿着农妇指给我过的方向,是条蜿蜒向另一座山爬的小马路,路边的房子没有主街的好,但也是很不错的两层小楼,一水的白墙墨瓦,干净简洁中很有江南的清丽之美。这104号还真要走进山脚下的村子里,问路人家都不太愿意告诉我们,可能是竞争的缘故。当我们终于来到山根下,茶树边农妇的家时,她看到我领着老老小小非常地喜出望外,没想到我答应了她还真地找来了。拉着我的手,欢天喜地一边谢着我一边让我们这一行人进她家的小院,嘴里不停地说“小姐,你真好呀,说来就真的找来了!”我心里直嘀咕:“我咋成小姐啦?这称呼可不太好吧?”

从农妇家看过去的狮峰山,漫坡的茶树
这顿饭吃的是宾主尽欢。俩美国老太太特别高兴,直说要不是跟着我们怎么也享受不到这样美味的家常菜,这样淳朴的农家人。
茶足饭饱,在龙井村边很容易叫到出租车,直奔灵隐寺。在这儿头一次碰到杭州宰人的收费:先买了票价45元的门票,然后发现上面赫然写着“灵隐飞来峰造像
永福寺 韬光寺
(不含灵隐寺)”,那“不含”等字还是小写的!参观灵隐寺,再交30元。我很是不情愿,犹豫起来。以我自己的喜好是不爱看寺庙的,那儿哪里是朝佛的清净之地?香火缭绕中多是急急求财求利的碌碌众生!心中有佛,处处菩提,用不着在这儿凑热闹。但是,我得照顾别人,俩老太太说由我决定。我看看儿子,心想还是应该让孩子们见识一下中国的宗教,在西方基督教的环境里长大,是该让他们看看别的宗教了。一咬牙,一跺脚,买!
还真是不虚此行,对宗教不是很热衷的儿子对灵隐寺非常感兴趣。用自己的零花钱买了香分给妹妹和同行的老太太,虔诚地学别人的样子鞠躬敬拜。我在一边看着,不知他是怎么想的。是听说书来模仿呢,还是觉得这种没体会过的仪式新鲜,抑或他真有些信?俩老太太也是兴致勃勃,对礼仪、雕塑都看得非常仔细,女儿是跟着哥哥装模作样,唯有我是频频看表,怕耽误了莉比的车。
等到我招呼着老老小小不得不走时,才发现问题大了!灵隐寺那儿的出租车很少,而且个个拒载,我也闹不清是什么原因,反正是问一个摇头一个。眼瞅着俩小年轻跳着脚求爷爷,告奶奶,许愿多给钱出租司机也不愿意拉他们去赶火车。我看着前脚赶后脚走得急的手表指针,心想这下坏了!领着老老小小4个,跑步问人家到旅馆的公共汽车有没有。有了,还找不到车站,好歹发现一个警察,赶紧去问,才知道这车站是在一个隐蔽的树林后边,还得下地道!天,连个指示都没有,要不是问对了人,还真得死找一阵子呢!我当时急的对着向人家问路的说英文,对着俩美国老太太说中文,俩孩子不急,在边上狂乐!
黄昏里,挤上回家高峰的公共汽车,终于安全地把两老两小按时带回了旅馆。俩老太太由衷地感谢我带她们渡过了印象深刻的一天,包括赶公共汽车,和中国的老百姓一起挤车的经历。我是心里长出一口气,一下子觉得累了,这当“地主”不容易。
附:农妇家在龙井村104号,推荐有机会去那儿旅游的朋友去她家吃一顿农家饭。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