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瞎”炒饭到“生气”鸡
- 我家的中国年“爬梯”
想不到的是中国这么多的好吃的,在美国闻名的却是炒饭、捞面、酸辣汤之类的大众的不能再大众的饭。刚到美国时,我每每不解地问朋友,这有什么好吃的,如果不是为了混个肚圆,在中国谁上饭馆点这些呢?!我那些美国朋友每每也瞪大眼睛说:“真的吗?我们可喜欢了!”。真真的是话不投机。

百吃不厌的“瞎”(虾)炒饭
几年后,更想不到我家扬名的中国年“爬梯”竟然是“瞎”(虾)炒饭创的牌子!
到美国人家开“爬梯”,一般都是各家带个菜、甜点之类的。记不得最先为什么带炒饭去,大约是投其所好吧。本人天生对食品充满热爱,又成长于好吃之家,这炒饭自然也就做得精益求精,常常是各色蔬菜、蘑菇、虾仁搭配的五颜六色的。后来发现加意大利碎火腿肉(prosciutto)很提味,那一阵子的炒饭总是不厌其烦地跑一家店专门配这一样,现在又新创用爱尔兰的香肠(Irish
Banger),味道别具一格,应了食不厌精,脍不厌细的古话。这么杂七杂八做出的炒饭就被我戏称为“瞎”(虾)炒饭了。
美国人天性率直,喜欢吃就会一次次地去盛。熟悉了,进而要求我们把剩下的留给他们。以后再去“爬梯”,渐渐地“瞎”炒饭成了必带的,甚至发展到不管是感恩节还是圣诞节的传统火鸡大餐,桌上也夹杂着“瞎”炒饭了!每个“爬梯”前,我和先生只好一大锅一大锅地炒。

素拌凉面,过中国年,用了元宝型的大碗
他们还没吃烦,我已经喜新厌旧了。简单拌过一次凉面(用的是意大利面条,香油、酱油、醋)后,意外地成了新宠。同事、朋友、左邻右舍、球队的家长皆赞不绝口。有次拌了面带到公司义卖,邻居的孩子坐我车上闻到了,要求他妈妈到我这儿来买,小小的孩子天真地建议我开个卖面条的餐馆,告诉我可以赚到很多钱!
有了这一饭一面打底,我就开始大胆地在中国年时请客了。
我家的中国年“爬梯”从最早的三家人一年年地发展壮大,直到两年前四十多人,终于招架不住了,从今年开始限制规模。孩子小的时候我几次想不出声地混过去不办了。我这儿上班忙孩子搞不清春节的农历是哪天,自有美国朋友一个多月前就提醒上了,说今年春节是哪天哪天,问你家今年的“爬梯”啥时候啊?没办法,还得接着办!
规模大了,众口难调。
美国人吃上倒是不挑剔,但有吃素的-这素食还分吃蛋的、吃海鲜的和严格连蛋和海鲜都不碰的,有食物过敏的,这做起饭来可就麻烦大了。多年办下来,咱也练的文武双全,荤的、素的都能兼顾了。

我家名菜-“生气”的鸡
(人多,没法讲究好瓷器了,只能用这种锡纸盒上菜了)
这个福州红酒糟烧鸡是荤菜里特别受欢迎的,先生的同事汤姆起名叫它“生气”的鸡。还“引经据典”地说:“中餐馆里有‘左宗鸡’、‘宫保鸡’,也得给这鸡扬个名啊。” 别说,用英文叫起来还真挺有气派的。

四磅多的鸡就剩下这些了,汤姆高兴地连汤带汁地全包圆带回家了
(儿子做的菜牌,省得我一个个解释都是什么菜了)

起个俗名“翡翠白玉”
(还没浇蚝油汁前)
素菜里这个是比较讨巧的,为了保全营养,我是将菜蒸熟的。

玫瑰鱼卷(没功夫好好装饰,应该另用白瓷盘去汁撒上玫瑰花瓣装点)
中国年不能食无鱼。历年做过各种鱼(就是没炸过),美国人多半不喜欢。今年是特别做给自己和请来的几个中国人吃的,没想到好几个美国人“勇敢”尝试,有个美国朋友还特别说这道菜是她的最爱,临走带走一个给她儿子尝尝。也算不辜负我多年对中国传统的坚持和对他们胃口的“培养”。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