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营扎寨(二) - 回到童年
(Cumberland River - 康布兰德河)
前一晚看到了月亮彩虹,心满意足,四个人在野外的浓黑暗夜中钻进帐篷,倒头便睡。
沙质的宿营地到底舒服些,第二天醒来没有腰酸背痛。清晨的宿营地薄雾缥缈,安静闲适。山谷里的鸟叫得格外清脆,人就这样一个一个地被叫醒了。习惯了闹钟的紧张生活,自然地醒来竟是一种幸福。
洗漱一下,就开始琢磨计划好的早餐。好吃之人到哪儿吃也是万万不能疏忽的。这顿野外的早餐要吃墨西哥式的北京煎饼果子。在炉子上将平底锅加热,摊一个鸡蛋,在锅里抹平,撒几粒葱花,趁蛋汁还没凝固,把现成的全麦墨西哥饼(tortillas)盖上,稍稍等一会儿,翻个儿(这是先生的拿手,他可以手一抖平底锅,将饼抛起翻个儿,不用铲子-能者多劳,这个早餐永远是我“企划筹办”,先生具体“施工”),两面略略有些焦黄时就可以起锅了。热热的饼放在盘子上,抹上甜面酱,摆上切好的黄瓜条,加两根香菜,卷好,家乡和童年的回忆就夹在美味中扑面而来。
“杂交”的煎饼果子除了和同来的几个中国朋友分享外,送几个过去给同事麦克一家和凯西母子。他们对这中国式的墨西哥卷饼(Burritos
-他们是夹火腿、做香肠的肉糜和奶酪等,也很好吃)觉得新鲜、健康而好吃,凯西更是赞不绝口,不停地问我怎么做,用什么酱汁,最后我把剩的甜面酱都送她才算完事。
麦克的太太依琳是出了名的会做菜,不一会儿她做的法式煎面包浇家制肉汁,不同馅的墨西哥卷饼、煎香肠就源源不断地送过来了,直把大家一个个吃得抻脖瞪眼,过足了“百家”饭的瘾。就象小时候在邻里间东家吃西家窜,总是别人家的饭香一样。
饭足肚圆,就想着该去哪儿消化食了。和另一家朋友决定再去康布兰德瀑布。昨晚黑灯瞎火光顾得看月亮彩虹了,
没怎么看清瀑布,对那个公园更是不知所以。

绿树掩映的多空桥
到达康布兰德瀑布公园时,已是正午时分。天,是有些酷暑难当了。骄阳炙烤着大地,路边的大树无精打采地垂着枝条和树叶,恼人的知了声嘶力竭地喊着,空气里仿佛都浸着汗水的蒸腾,没有一丝浮动的意思。
孩子们却并不觉得,一下车就直奔河边。白天,才看清停车场就建在河边。河水平静得波澜不起,有的地方简直难以看出水是在流动的,难以想象就在不远处有个颇具规模的瀑布。这点,和尼亚加拉瀑布前方波涛奔涌的河水截然相反。


裸露的河床、水波下的河床 - 都是整块的巨石

动态的流水

河的瀑布尽头
很快,大家都发现水边是避暑的佳处,温度要比几步远的马路低了几度。尤其是脱了鞋下到清凉的水里,踩着浅浅、浸在水里的河床上,顿时心清气爽。

踩水之乐
孩子们用脚踩水作乐,追蜻蜓,捉小龙虾(儿子去年在夏令营学的,知道在浅水,有水草和湿泥的地方可以翻石头找到),看小鱼追逐嬉戏,对再往前走看瀑布没了任何兴趣。

儿子捉的小龙虾

蜻蜓点“石”
瀑布是河床陡然下降形成的,宽一百二十五英尺,有六十八英尺的落差。虽没有尼亚加拉瀑布的磅礴大气,却也颇为壮观,不妄被称作南方的尼亚加拉。看完瀑布,领着不情不愿的孩子们下一段山路,又可以下到河边。让人颇有些意外的是河水在此又重归平静,水波不兴,超然物外。如果生活中的人能做到以平静之心创不平凡之举,而不是追名逐利下的成功,是令人肃然起敬的智者;而能在成功之后依然保持一颗平凡的心,是令人景仰的圣者。世间,又有几人能做到呢?

白天的瀑布全景

儿子拍的瀑布,喜欢他独特的取景和对比
孩子见水就高兴,早就甩掉鞋子,冲到水里。这段河和上游不一样,河边不是石头,是软软的沙滩。靠近河边,有大大小小的鹅卵石,却个个黑亮亮的,而且非常轻。同去的朋友说“这可能是煤。”
我倒是知道肯塔基州产煤,但这样随处可捡,也有点太离谱了吧?可是在河里摸到大的鹅卵石,是极轻极轻,不由得相信真的是煤。朋友说,捡几块带回宿营地烧烧看。后来,真的丢进篝火里,那些黑黑的鹅卵石立即就燃烧起来,证明了不仅是煤而且还是质量很好的煤!而我,“穷人”的意识不自主地又浮上心头。心想,小时候要是有这样容易捡的煤该有多好,就不用去捡什么树叶、树枝了(见我以前的博文“穷人的孩子早当家”)。肯塔基州的人再穷,还是比中国有些边远地区的穷人强多了。

架势拉开了,能打几个水漂呢?

又复平静的河面被我们“惊”得波澜再起,水花四溅

这个打得水漂多,先生有了观众
(看见水边黑黑的石头了吗? 全是煤!)
水清流浅,孩子们捡起水边稍平的石头打水漂,看小石头在水面踮着脚蹦跳着远去,每每引起孩子的欢呼。不多久,大人们忍不住也脱了鞋,下水加入了孩子们的行列。也许是煤石轻的缘故,先生有几次打出二十几个的水漂,儿子都有些数不过来了。大人、孩子就这样在河里玩着最原始、简单的游戏,快乐、轻松,和童年在一起。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