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转载)《麻雀》课堂实录(执教:蒋军晶)——群力兆麟二小田月凤

(2019-10-30 11:00:33)
分类: 精品课堂


一、用四格漫画梳理主要内容

1、介绍什么叫四格漫画今天上哪篇课文8:

生:麻雀

师:读过了吗?

生:读过了

师:真好。我要把这篇文章改一改,改成四格漫画。什么叫四格漫画?

出示四格

师:在第一个格子里画什么呢?

生依次说:开始、发展、高潮、结束

师:有的同学心里还纳闷,我结合一个具体的例子来说一说

比如,一个故事叫拔萝卜

出示,四个漫画的片段

把格子里的图画换成文字。

好多篇幅短小的文章都可以转成四幅画。包括麻雀。

师:读课文,把这篇课文的开始、发展、高潮、结局梳理出来各写一句话。

 

2、借助四格漫画梳理主要内容

小朋友浏览课文,梳理课文的起因、经过、高潮、结果

师:停笔,我知道有同学没有写完,是有原因的。听两位同学怎么梳理的(请了两位小朋友上来交流事情的起因、经过、高潮、结果。一人很啰嗦,一人很简洁)

师:我们写具体的文章的时候要加形容词,如果是概括就要简短。我们完整的听

故事的开始是

生:我到森林打猎

师:高潮是

生:老麻雀用自己的身体保护幼儿

师:结局是

生:我走开了

师:在这个四格画中,哪个部分相对比较重要

生:高潮

师:我看看你们对高潮的判断是不是一样?

生:我看到小麻雀站在地上,是从槽里掉下来的。……

生:猎狗张开大嘴想要吃掉它,老麻雀要保护自己的幼儿

生:一只老麻雀飞下来,保护自己的幼儿,发出嘶哑的声音

师:我来自前,让我们的小朋友也画了这个场景。(出示试教班级的多位同学画的这个场景。都是老麻雀飞下来保护小麻雀。最后出示了一幅画家作品,让这个环节的结束显得特别好玩儿)

 

二、聚焦高潮部分

1、图像化展示高潮部分

师:刚才我们是概括了,现在我们具体看看,课文中哪些句子具体写了这个场景,用横线画下来。

生画

师:大家画得差不多,我把这个故事的高潮塞进去,开始、发展、结束都塞进去。你看,你有什么发现?

(我曾经在四年级的时候教孩子们明白什么是高潮的部分,用了更简洁的办法。标注四个自然段,用1234表示,问为什么这个3这么大。孩子们说,因为字数最多,写得最详细,最生动。无论用什么方式,直观的进行表述,让小朋友一下就能明白就非常好的。这里蒋老师要详细学习高潮部分,所以采用了这样的方法,简洁、高效。

生:开头和结尾短,高潮要写得长

师:还有吗?

生:高潮没有写最细致,开始、结束和发展,描写部分的内容比较少

师:其实说的是一样的,只是说的方式不一样。我们可以说

生:完整

生:具体

师:拼命在动脑筋

生:看到这个格子,你还有适合怎么发现?

生:前后联系紧密

师:看到这幅图,我们最大的感受就是高潮部分最具体,我们来研究一下。写具体一般来说要写它的

生:语言、动作、神态

师:无非就是这样。可是这一课的主人公不是人,而是麻雀

师:你觉得什么难写?

生:心里难写

师:不知道它怎么想的

生:语言也难写,因为不知道它说了什么

师:是啊,鸟叽叽喳喳的,确实不知道在说什么。我把这部分放大,你看看,它有没有写?

生读

师:有写吗?

生:没有

师:语言没有写,心理活动写。这就有矛盾了。他只能写动作和神态。还有一个词也是难写的,哪个?

生:神态

师:为什么?

生:因为我们不好看它的表情

师:是啊,麻雀的神态有那么好写吗?所以他就写了它的动作和叫声。他怎么写的呢?好好读,边读边记,一会儿我让你们复述下来。

生朗读

 

2、默写课文内容

师:你们可能还不知道我要让你们做什么。我让你们顺着这句话往下写。这段话一共164个字,我要求你大致和原文一样,快写

生默写课文内容

师:让你感受一下,写具体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儿,哪怕是你看过的,都不容易写出来。(9:21)

师:没有写完,没有关系。因为我也只有40分钟的时间。我们来校对一下。

(让小朋友默写课文的段落这一招真是可以。其实读和写真的很不一样。我尝试过,课堂上听写是有助于故事的创作的。读,反复读,记,写,这样一来,多多少少都会有些句子记到自己心里。日积月累不可小觑。


3、文本分析

像一块石头似的落下来

师:写到了的举手

生举手

师:基本上都写到了。我们读一读会读到很多东西,你从像石头似的,你读到什么?

生:感受到老麻雀的着急

生:它为了挡开猎狗,像石头一样不动

生:老麻雀想要保护小麻雀的坚定

师:你看又有一种感受。我还问,你还感受到什么?

生:老麻雀像石头一样抛过去

师:她想象到了这个场景。这句你记住了没有?

绝望的尖叫着,嘶哑的声音

生跟读

师:你发现了吗?这都是声音的。读过你有是很感受?

生:老麻雀太想保护自己的孩子了,声音都吼嘶哑了

师:因为太想保护孩子了,就喊哑了嗓子

生:就是它越来越紧张了,所以就会这样

师:因为紧张造成的

生:因为太紧张了,叫的声音都叫不出来了。

师:我和她的想法一样。我们再来看看,这组词语,你写进去了没有?

扎煞 浑身发抖   呆立

跟我读

生读

师:他只有写动作了嘛!选一个最难的词来理解

扎煞

生:就是麻雀的 羽毛都树立了起来

师:这是对的。我在网上找了半天,找到了一张。为什么这么难找?

生:因为麻雀很少生气

师:因为麻雀生气的时候也不容易看见

(这一部分其实就是以前的教学方式,只是变化了一种教法。不过,这些具体描写的部分是老师直接给的,是不是可以对比着读一下看看自己漏掉了哪些精彩的不能呢?这样可能孩子能更好地深入思考。不过,时间很紧张,估计是考虑到这一点,蒋老师就根本没有给学生机会发散。

 

三、课堂练习

师:本来我想让你们写一写,但是没有时间了,想一想,他会想些什么呢?

师:不管怎么样,老麻雀心里有很多想法。屠格列夫是个大作家,他肯定比我们写得更好。但是他写了吗?没写。这是为了什么?

生:因为他不确定老麻雀是这样想的

生:万一这篇文章写出来,心里活动别人不认同,怕投诉

师:投诉可能不至于,但是怕人不认同还不如不写

生:给读者留下悬念,让他自己思考

(补充心理活动,写一写因为没有时间是口头创作的。

师:其实你们说的都对,给人留下很大的想象空间。今天这节课你们看,有起因、发展、高潮、结局。写清楚高潮,就是围绕动作来写的……

(最后的总结语没有记录完整。这节课给我很多启发。蒋老师说的话很有道理,让学生思考,让学生忙,让每个学生忙。语文学习最终是要培养学生深度思考的能力,通过体验的方式,建构自己的知识体系,增加对这个世界,对自己的认识能力。从这个意义上说,蒋老师的课很有价值。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