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周末跑盘考察,深圳福田某项目新推单位涨价10%,当日即售完,下午前往现场已无房可买。同日晚上,与深圳大运中心一山之隔的“三正·瑞士半山”新品百套“小肥铺”认筹启动预热,大雨之中,数百客户(深圳车牌占多数)齐聚,认筹热情高涨。看来,因白石龙高价拍地而启动,前海落户蛇口而加速,龙华“日光盘”而恐慌的“抢房”行情,有向“临深”板块蔓延之势。
在对媒体相关问题的电访中笔者分析了四大因素:一是放宽二套房贷,“认贷不认房”,提前启动了一大批“卖旧换新”家庭的“改善性置业”行为;二是央行数次降息降准,激发民间投资的冲动;三是蛇口“前海自贸区”意外利好落地,已出现单价“20万”豪宅,打破之前深圳湾“10万”的售价“天花板”,给追涨者信心;四是深圳成为创新经济“第一城”的预期,还有对深圳未来“直辖”发展规划、取消“限购令”等潜在利好,引发国内“土豪”和“高官”们的“深配”资产欲望。
以”临深“板块中资源性最好,住宅售价即将突破15000元每平米的“三正瑞士半山”为例,观察其”小肥铺”定价策略,可以预测出开发商对“深圳直辖”的信心。
分析售价首先看规划,建面数十万方以上的大型豪宅社区,拥有上千户近万人的日常刚性消费力,商业规划体量一般要配到5-8%,也就是100万方要配5-8万方商服物业。而“三正瑞士半山”商业配备仅5000平米,设计分割为47间“小铺”承担,进店率和单位销售额均有充分保障。
其次商业看交通,“三正小肥铺”雄踞“龙凤大运圈“核心位置,“金角银边”形态与如意路、北通道、水官高速、机荷高速、博深高速、丹平快速等交通大动脉交汇,半小时车程直抵福-罗CBD和莞惠主城区,成长性好。
最后是产品自身。目前层高6米,买一层送一层的临街独立商铺在深圳是绝版物业,多为开发商自持,公开在三级市场放售的已是凤毛麟角的“天价”,说明产品稀缺性,是未来“小铺”变“肥铺”的要因,租售收益会倍增。
还要看到,如果市场进一步升温,深圳主城区优资资产价格再度大幅上升,相对更要看重租金持续增长这一重要因素。即使在最疯狂的2007年入市,深圳龙岗、宝安区的一些项目曾卖出过单价5万元的社区型商铺,现在均已翻番,而同期住宅涨幅仅为50%。可以看出,处于暴涨期的资产售价最理性的还是商业。
目前,惠莞两市主城区社区商铺销售单价已达5-8万,非主城区社区商铺也要2-5万,但每平米租金仅为50-100元,不足深圳商业的四分之一。近期车公庙地铁商城拍卖一项目,楼板价高达近5万元每平米,盖因其预期租金在800-2000元每平米水平。在预期“莞深”接轨、城市化背景的大量投资下,“临深”板块居民收入也会不断与主城靠拢,因此,购置“临深”社区商铺,与投资普通区域的住宅相比,目前购置门槛低,风险最小,投资前景可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