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朔风
朔风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7,682
  • 关注人气:1,833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从隋皇祖坟在平鲁说起/2014.1

(2014-01-28 00:20:38)
标签:

朔风1992

从隋皇祖坟在平鲁说起

曹俊

杂谈

分类: 观点
从隋皇祖坟在平鲁说起
曹      


  



















    曹    朔州市平鲁区人,50年代出生,三级作家,朔州市公安局民警。20余年来,以纪实白描的文笔,记录和反映了朔州市公安机关破获的数百起重特大有影响的刑事案件,并在全国、省内及我市有关报刊发表侦破纪实作品200余篇。
  出版长篇纪实作品《步法追踪50年》,其中《中国’95打拐第一案》、《酒祭》、《解读恶魔日记》、《命断金沙滩》等一批作品被公安部和省公安厅评为优秀侦破纪实作品。

  2011年夏,有幸目睹陈维华先生的《人马山》画册,方知平鲁还有这么一个风景奇异的好去处。于是,只身一人先后多次登临人马山,开始了对人马山的探寻。
  人马山位于平鲁区双碾乡泉盛庄(原名黑家辛庄)村南,主峰海拔1883米。在用镜头狂扫人马山奇石灵境之余,走访当地山民,翻阅大量古籍史料,进而挖掘当地的人文史料,收获颇丰,其结果令人大吃一惊,原来人马山竟是隋朝的龙兴之地,被史学界难举其证的隋朝开国皇帝杨坚五世祖隋高祖杨元寿陵墓的所在地!据史料记载,隋太宗杨忠(杨坚之父)病死后,遵照其遗嘱,在人马山上距杨元寿大将军(生前为北魏大将军)墓不远处建衣冠冢。在接下来的斗胆求证中,结论极具挑战性,竟然与众多史学家苦苦找寻的隋皇祖居地世系断考的结论大为相左,完全颠覆了隋皇室祖居地为内蒙古武川县的所有正统的历史断论!杨元寿的家居之地就在人马山一带的古树颓太罗城,即朔州市平鲁区双碾乡将军会村!
  
  无疑这是一次前所未有的极具震憾性的史学探寻!
  官方史料称,隋朝开国皇帝杨坚(公元541─604年)的祖籍地为陕西华阴,其祖坟怎么会跑到千里遥遥的晋北朔州市平鲁区来了呢?要想在浩繁的历史深处挖掘出些许支离破碎的来龙去脉,梳理出一桩残存在世的真相,谈何容易?!
  然而,这更是一次极具挺挑战性的本土文化之旅的趟水。
  笔者试图从以下四个方面求证平鲁人马山与隋皇的联系。
  一、史料考。杨元寿何许人也?据《北史·隋本纪》云:“(杨)元寿,(北)魏初为武川镇司马,因家于神武树颓也。”《北史.隋本纪》将杨元寿列为隋朝皇帝的始祖。又云:“元寿生太原太守惠嘏,嘏生平原太守烈,烈生宁远将军祯,祯生皇考忠。”就是说,杨元寿的儿子是太原太守杨惠嘏,杨惠嘏的儿子是平原太守杨烈,杨烈的儿子是宁远将军杨祯,杨祯的儿子就是隋皇上太祖杨忠。杨元寿即为隋文帝杨坚的五世祖,杨忠便是隋朝开国皇帝杨坚的父亲!
  从公元四世纪初开始,我国北方陷入了长期分裂、混乱的历史时期。历史上的北魏、北齐、北周、隋、唐之帝王皆发祥于阴山南北。杨氏家族从杨元寿任武川镇司马开始,历经六代人近二百年的打拼奋斗,像杨忠的父亲杨祯,本是北魏建远将军,因讨伐叛贼鲜于修礼(怀朔镇兵)而战死沙场,而杨忠也是西魏府兵赫赫有名的十二大将军之一,在北周时封为柱国大将军。到公元581年,北周相国、隋王杨坚从九岁周静帝宇文阐手中夺取了政权,建立了隋朝。隋朝的建立,结束了我国自西晋末年五胡十六国、南北朝长达近300年的分裂局面,统一了全国,完成了九州各民族的大融合,为大唐的兴起奠定了基业。
  又据《北史·隋本纪》在记载杨忠时说:保定三年(公元563年)“皇考(指杨忠)出武川、过故宅、祭先人、飨将士,席卷二十余城。齐人守陉岭之隘,皇考(杨忠)纵奇兵大破之。”(《北史》卷11第398页)杨忠是西魏和北周的重要将领,北周武帝时官至柱国大将军,封为隋国公,杨坚承袭父爵,后定国为隋。初唐的李延寿在《北史》中赞美隋文帝时这样描述杨忠道:“皇考美须髯,身长七尺八寸,状貌瑰伟,武艺绝伦;识量深重,有将率之略。”前段记载明确无误地告诉后人,杨忠率大军离开武川出发南下,经过树颓县杨家故居,拜祭了杨家祖宗的陵墓,犒赏了众将士,席卷了二十余城,并继续东移南下,突破了北齐凭借的陉岭(今雁门关)天然险峻关隘,而设置了北部防线,直抵北齐重镇晋阳。同时,这段重要记载还提醒我们,杨忠在率部讨伐北齐时,树颓县还有杨家故居和陵墓的存在,也就是说,杨家的故居就在神武郡树颓!只要证实树颓在哪里,即可明证隋开国皇帝杨坚的五世祖杨元寿的家居之地了。这对于朔州的历史文化价值无疑凭添了一笔浓重的篇章!
  二、行政区划考。《魏书·地形志》,朔州领五郡十三县。神武郡领二县,一为尖山一为殊(即树)颓。又查清代著名历史地理学家顾祖禹所著《读史方舆纪要》:“树颓城,在州南。”这里的州就是北魏时的朔州,即现内蒙古的和林格尔。北魏地理学家阚骃的《十三州志》指出:武(州)县在善无城(即今右玉右卫城)西南百五十里,北魏称之太罗城(从右玉县右卫城到平鲁区双碾乡将军会村的实际距离正好150多华里),中陵城(平鲁老城,现平鲁区凤凰镇)位其中。平鲁北部在王莽时称遮害,汉称中陵,即平鲁老城。到北魏时,属朔州(和林格尔)神武郡树颓县属地。山西旧志古迹篇亦说,平鲁境内有“武州故城(太罗城)”并说有“杨忠故居”。另查现代著名历史学家谭其骧先生主编的《中国历史地图集》,其东汉并州刺史部所标示的武州位置,并已标出了树颓水,均指向现平鲁区双碾乡的将军会村。将军会紧挨外长城,至于村名由来,难查其据,但在历史上该村确有一桩重要事件发生。《魏书·太宗纪》,北魏的第二任皇帝拓跋嗣(公元392-423年)义熙七年(公元411年),太宗西巡,命令鸿飞将军尉古真和晋兵将军奚斤率领五千部队,镇守西部边境太洛(罗)城。率前军讨鲜卑越勒部,鹿那山大破之,获马五万匹,牛羊二十万头,掠二万余家西还。这些史料所记所指的就是现在平鲁区双碾乡将军会村,即北魏时期的武州太罗城。或许尉古真将军和奚斤将军的会师方为将军会村名来历的真正源头。
    三、地理考。北魏郦道元所著《水经注》这样描述树颓河:“树颓水出沃阳县(即内蒙古兴和县)东山下,
西南流,……其水左合中陵川。后魏置树颓县,属神武郡。齐废树颓。”“(黄)河又南,太罗水注之。水源上
http://s8/bmiddle/001uw2PTty6G7YHKIHtb7&690
承树颓河,南流西转,迳武(州)县故城南。其水西南流,一水注之。水导故城西北五十里,又南流注太罗河,太罗河又西南流,注于河(黄河)。”而铁定的事实是,人马山下那条早已干涸了的古河道就叫太罗河!就是这条太罗河,流向内蒙古清水河,而清水河在古代就称为树颓水。
    四、民间考。据当地人说,在人马山北侧一座山峰叫“领杨山”,意即当年杨忠祭先人时,当地乡民带领杨忠找到了先祖杨元寿的陵墓。恰恰在人马山麓顶峰一侧,有一高高堆起的封土掩映在松林中,这就是当地人所称的杨忠衣冠冢。沧海桑田,1500多年过去了,神武郡树颓县和太罗城早已在历史的烽烟中湮没,而干涸的太罗河床还在,古老的长城遗存还在,明朝建造的将军会古堡(武州太罗城)还在,杨忠的衣冠冢还在,记录华夏历史的史籍还在,代代口口相传的民间传说还在!
   杨花落尽春归去,何处山河是帝乡。这一重大发现,不啻令人马山的人文历史价值倍增,更让乌龙洞为龙兴之地的传说有了确凿的历史依据!
    左倚虎头山,右挽乌龙洞,中卧人马山。群山巍峨,长城蜿蜒,好一派龙兴旺帝之势!而今,人马山已辟为朔州市景致优美的地质公园,乌龙洞则为平鲁古八景之一,业已投巨资开发为新的旅游景点。据传“先有乌龙洞后建五爷庙”之说,佛教圣地五台山香火最盛的五爷庙源头竟缘于此!
  隋炀帝杨广于大业三年(公元607年)六月戊子,出边塞巡游,暂驻榆林郡(今准格尔旗十二连城),秋七月,发丁男百余万人修筑长城,西起榆林,东至紫河(右玉苍头河),一旬而罢,意即二十天内完成这段长城的修筑。八月乙酉,炀帝观风行车。沿苍头河北行出塞,发六万兵卒为其修筑道路,前往突厥启民可汗牙帐,幸会之际,即席赋《幸北塞》诗一首,以抒情怀。  
  鹿塞鸿旌驻,龙庭翠辇回。
  毡帐望风举,穹庐向日开。
  呼韩稽颡至,屠耆接踵来。
  索辫擎膻肉,韦鞴献酩杯。
  何如汉天子,空上单于台。
  拂去千年历史的风尘,古老神奇的朔州实在是一个历史悠久、渊源深远、积淀厚实、蕴籍深邃、个性鲜明的地方,她就像深埋地层深处的煤炭一样,同样蕴藏着高品位历史文化价值的“富矿带”和文化堆集层,期待着我们不断地去发现去探寻去挖掘去开采。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绿的风/2014.1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