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一个乡村青年的失踪    许知远/文

(2009-01-15 00:10:57)
标签:

杂谈

    自去年九月十四日以来,他再也未出现过。他在宿舍的月饼盒上留了一张字条,上面抄录了《庄子》一段话:“终生役役而不见成功,苶然疲役而不知所向,讳穷不免,求通不得,无以树业,无以养亲,不亦悲乎!人谓之不死,奚益!”

    他叫罗炼,二十四岁,在湖南的一个乡村出生、成长,是一个六口之家的独子。五年前,他主动放弃了高考,既因为成绩不佳,或许也因为承受的压力太大。随即,他跟随姐姐来到广东,这是中国制造业的中心,很多年轻人来这里寻找人生的机会。他在不同工厂里打工,过去两年里,他一直在佛山市。他的工友发现他是个沉默、内向的人。

    在两个月的时间里,除去他的姐姐和几个工友,没人知道他已经失踪了。倘若不是他有一个在新闻机构工作的远房表哥,他的故事或许就像他本人一样,永久的淹没掉了。珠江三角洲上到处了像他这样的打工青年,他们都像是流水线上的面目模糊的操作者,到来和离去,都不会有人注意到。

    十一月下旬,这位远房表哥石扉客把罗炼的故事写到了博客上,《南方都市报》刊登了这篇文章。文章引发了意外的共鸣,它既因为罗炼个人的戏剧性冲突,也因为它触及了此刻中国的一种普遍情绪。

    一位沉默的、只受过中学教育的打工者,内心诵读的却是《庄子》。在一种不佳的人生境况中,他在日记本上抄写着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人生因梦想而伟大,因学习而改变,因行动而成功”。

    尽管人们对他所知甚少,但这些只言片语很容易为他贴上梦想者的标签。于是,二十四岁的罗炼的命运充满了象征意义。他是到城市寻找希望的农民工,试图反抗现实的理想青年,而他的际遇,似乎既暗示了改变命运的机会越来越少,理想主义不可避免的失败,弱小的个人在社会中无所依靠也无处倾诉。

    它也触及了盘桓在人们心头很久的一种情绪。这个社会的贫富差距越来越悬殊,社会的利益分配越来越固化,社会流动性正迅速减弱,社会价值观日趋单一,物质上的成功成为唯一的衡量标准,所有人都挤在竞争残酷的独木桥上,巨大的社会机制越来越非人化,个人既难以理解其复杂性,既不知如何表达自己,更不知如何保护自己,世界越来越物化,头脑中留不下精神的空间……

    于是,他个人的苦闷与失败,代表了一大群人的感受,甚至成了全社会的苦闷、幻灭的象征。这种情绪的爆发也正逢其时。中国正处于历史的另一个转折点。三十年的经济发展既使大批人口摆脱了贫穷,也面临着新的问题。经济成功背后的社会成本,很少有人去注意。罗炼式青年的青春与体力,就像是一个需要巨大锅炉的中的木柴。人们看到锅炉驱动了巨大的经济增长的机车,却很少注意到那些“木柴”——他们是人,而不仅仅是材料。而且,最初分享到经济增长的喜悦也正迅速减少。当石扉客回到湖南老家时发现“在我的故乡,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打工致富后衣锦还乡盖房开店的佳话,已渐渐让位于天灾人祸频频相连的种种噩耗。”一个混乱、残酷的社会,正让人心力交瘁。

    在某种意义上,罗炼的故事,就像是娜拉与潘晓的延续。八十年前,关于“娜拉出走”的辩论吸引了全中国的知识青年,大多数人喜欢借此控诉那可怕的家庭制度和传统,在那个年代,这是束缚大多数中国青年的原因。在三十年前的潘晓感慨“为什么人生路越走越窄”时,正是中国面对着一个精神真空的年代,在长期政治斗争中被异化的人们,想释放长久的苦闷与压抑,却不知如何开始;而此刻的罗炼,则面对着一种新的经济、制度与社会现实,它是一个社会达尔文主义和物质主义盛行的年代,也是一个政治权力与经济权力结合日益紧密的年代,普通人在其中感到弱小无助。

    这三个例证,都是个人命运与社会命运间的关系。在面对它们时,人们很容易从一个极端滑向另一个极端。一开始,个体可能完全被吞噬到社会中去,没人听到他们的声音;而一旦被听到,并引起共鸣时,人们又很愿意将所有的罪责都推到制度与社会上,个人似乎仅仅是个被动的受害者。

    但是从“娜拉出走”的著名讨论开始,我们就知道,即使你打破了家庭、政治、社会对你的所有压迫,你的生活不一定会更好,并可能仅仅从希望走向幻灭。因为,你不能将个人内在的悲剧性,全部归于外部世界。

    罗炼的故事似乎也同样如此。在硬币的一面,是我们希望整个社会能够自我反省,关注这些长期被忽略的个人,诚实的承认我们的社会的确生病了;但在硬币的另一面,我们要提醒自己,我们永远不可能创造一种制度或一个社会,让所有生活在其中的人都感觉到快乐和满足,让所有人都逃避苦闷与出走,我们要节制自己的冲动,将个人内在的悲剧性,仅仅理解成社会病症。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