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锋云》诘问时代 藏在满意背后的不满意?

标签:
杂谈 |
这个世界没有展示过另外一面。有钱是如此确定,只需要创业;成功是如此确定,只需要复制;出名是如此确定,只需要炒作。从来没人去关注失败、犹豫、拒绝,每个人都坦然接受既定的道路,因为那些道路通向的是巨大的成功,哪怕成功全部是物质和名利堆砌成的。
许知远对此持怀疑态度。这位32岁的著名知识分子,是《经济观察报》前主笔,《金融时报》中文网和《亚洲周刊》的专栏作家,擅长以宏大叙事的口吻书写时评和人物,曾以一本《生于70年代》,人称“70后的代言人”。在湖南卫视新一期的《零点锋云》思想沙龙中,他对社会的可能性、价值观的多元性正在减弱表示担忧,整个社会进十年来的固化杜绝了人的丰富性,这是另一种形式的奴役。
回应这个观点的19岁清华少女蒋方舟提出一个假想,这个习惯以理想主义姿态出现的小作家在《零点锋云》录制现场说:如果你的任何情绪都能用金钱平复,那么这种情绪的真实性值得怀疑。她甚至把人划为三种:理想主义、浪漫主义和成功主义,这个时代只为成功主义者准备了话筒,浪漫主义和理想主义已经彻底失声了,让她耻于公开谈理想。现实提供了各种各样的感官满足,以至于人们对当下感到满意,对未来放弃思考,一切行动都听任成功主义者的喧嚣,这让她尤其难过。
另外一种难过来自高燃。作为80后创业的样本青年,他24岁和人合伙创业,位列80后四大财富新贵。之后又突然离职,创办了新的公司,目前已融资千万,他认为现实是理想的基础,基于现实之外的理想自己扼杀了可能性。正在迈向成功的他介入《零点锋云》的这场沙龙,感到难过的是另外一种不确定性:成功之后,社会能够提供多大的安全感?
22岁的饶谨,这个年轻的80后爱国青年显然对时代充满热忱。今年4月,他创建anti-cnn网站,开始反对西方媒体对中国报道的歪曲,意图争取一个平等的国际话语权。这种过于“愤青”的想法,被视为打着爱国的旗号,“寻找安全港和避难所”,饶谨拒绝这种粗暴归类,注脚是“这就是我的时代梦想”。
所有对时代的诘问,都被商业专家吴晓波视为必须。这位60年代过来的商业伦理学研究者曾经写出《大败局》这样关注失败商业案例的书,入选“影响中国商业的20本书”。他把不确定性看成创造的动力,把混乱、焦虑、不满意视为“年轻的样子”。“年轻的样子”都是相似的,更重要的是坚持实现理想的努力。
12月21日(周日)、22日(周一),湖南卫视《零点锋云》青年思想沙龙“灰扬青春系列—人生的路该怎么走?”将播出许知远、吴晓波、蒋方舟、高燃、饶谨诘问时代:满意的时代,不满意的青年?(上)(下)两集,敬请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