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港与老友Johnny
(@远峰一青)、Peter酒聚,遇到趣事一桩。Johnny从酒柜里拿出一瓶magnum香槟给我看。“天哪,这是什么‘出土文物’啊!”这瓶
1.5升装的75年份“香槟伯爵”白中白(Taittinger Comtes de Champagne Brut Blanc de
Blancs 1975 magnum)的瓶口、瓶身及酒标上已是霉迹斑斑,再看瓶中“水位”,只剩下一半多,估计也就八九百毫升了。“神马情况,漏成这样?”Johnny说这瓶从拍卖回来已经好几年,
当初入手时外表干净,
“水位”也正常,
然后在EuroCave里一躺就是几度春秋……直到近期他公司乔迁,
搬酒柜,
整理酒,
才发现这瓶magnum不知何时已漏成此番景象!
酒柜里的angel已share了近半!
“这瓶是你的年份,
还能不能喝,
我们试试看吧!”
听Johnny这么一说,
我也跃跃欲试 (漏成这样的老槟,
我第一次遇到,
权当是“考古”吧!) 是干脆已成陈醋,还是如Peter所推测变成”跌打酒”,
还是……我们内心还是忍不住抱有希望,
期待奇迹。
天气不错,我们在会所庭院里边喝下午茶,边开始了老槟“考古”。冰镇到位后,我揭开瓶口外厚厚的金属箔,里面糊满了已干的酒液与霉团,封瓶的铁丝圈已然锈烂,无法完整取下,只能小心拆开。

然后,我用了好几张湿纸巾才把瓶口附近的霉团擦得七七八八。Johnny来开瓶,
转了几下,
木塞断了!
“好啊,
还有戏啊!”
我们为开断的木塞而鼓舞(要是这种情况下木塞还能轻松完整地取出,
里面基本就是陈醋了……)
瓶口内的断塞用开瓶器旋出,
最后拉出时竟还轻轻”啵”了一声,这漏了近半的老槟还残存了一点点气压!!!

斟酒入杯,
酒色不浊,
香气和口感都没有任何过度氧化迹象。蜂蜜与柠檬干为主调,间有轻微的核桃与绍兴黄酒风味(但毫不突兀),酒体结构完好,在口中很有份量感。除了气泡稀微,此酒毫无脆弱感与疲态。这瓶漏得刚刚好的老槟,着实令我们惊喜不已。我们边喝边聊,半个多小时过去了,这“出土文物”还是风采稳健,并没有“风化”崩溃之忧!
感叹之余,我想这“奇迹”的发生,恐怕有这样一些机缘:首先,当初拍卖时,外观良好,酒还没有漏,但在前面的收藏环节里,此酒怕是经历过站站、躺躺的变动,对木塞已然造成不良影响;然后,在Johnny继续收藏这几年的躺卧中,
某刻,
“内伤”的木塞有点坚持不住了,酒液静悄悄、缓慢慢地渗漏“越狱”,待干涸的酒液糊够瓶口,粘够木塞后,终于阻止了进一步的渗漏。而漏了小半的75年份“香槟伯爵”1.5升装,
到现在还能保有如此状态,一则靠75年份的陈年能力
(若是同样情况下,
轮到酸度弱的76年份,
恐怕早就……),
二则靠那个年代香槟里加够份量的DOSAGE与二氧化硫
(这都是香槟陈年所需要的“防腐剂”) ―― 若换作今日之LOW DOSAGE LOW SULPHUR做派,
这酒怕也早就死翘翘了!
1975,
我的年份,
如此酒缘奇遇,感动!多谢Johnny
(@远峰一青)!

笔者 Fizz
Eric
与
@"远峰一青"、Veronica夫妇

好人Peter
@远峰一青
Fizz Eric
好人Peter
Fizz
Eric
@远峰一青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