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1
玉鴞 天津博物馆藏。
图2
玉鸟形器
高2.2厘米,宽4厘米,厚1厘米。博主藏品。
红山文化所处的辽西和内蒙古东部地区,历史上就森林密布、草原茂盛,适合鸟类生存。鹰,可以翱翔于广褒的大草原上,鴞,可以栖息于茂密的大森林中。辽西地区大量鸟化石的的发现,说明在这个地区古代鸟类在此大量生息、繁殖和进化。鹰的凶猛和鴞昼伏夜出的神秘,必然使红山文化时代的原始先民对它们产生一种敬畏之情。对于不能解释的自然现象,原始先民们会寻找自己的答案,他们把它巫化,然后在自己的艺术创作中把它描给出来,这样,各种造型朴拙的玉鹰就陆续出现在红山文化的墓葬中。
天津博物馆收藏的一件玉鴞造型美朴(见图1),寥寥几刀就把鴞的轮廓刻画出来。小椭圆或凸起棱构成的爪子,是红山文化“质朴”的表现手法。有人认为红山文化中没有这样的鹰爪,其实这是对红山文化玉器了解不够。鹰爪不但有这样的小椭圆,也有长条的凸起棱,读者多看一些故宫博物院的期刊,就会知道笔者并无虚言。
玉鸟形器可以被称为玉鴞,或者被称为玉鹰,也可以被称为玉燕,读者根据我们介绍的有关红山文化玉鸟形器的知识,自己自然可以作出判断。
在我们介绍的各种红山文化玉鹰中,没有一件是重复的,也就是说,任何借助于图录而仿制的红山文化玉鹰,都可以被断定为仿制品。
总之,红山文化玉鹰,都是用深绿色、浅绿色、黄绿色岫玉制成,也有玉质较差的,个别的用绿松石雕成。它们一般都有圆眼,用瓦沟纹或凸弦纹来表现鹰的羽翅,没有其他纹饰。大多数都在背面穿有象鼻孔,因此它应该是缀件无疑。但是,它不应该仅仅是一种胸前的饰物,而是主人身分和权力的象征。玉鹰圆突的双眼和钩状的利喙,表现出一种威严和庄重的气势。联系到牛河梁女神庙出土的大鸟双爪尖及其强壮有力的关节,可以肯定,猛禽是红山文化已经显露的神权的象征。玉鸟形器带有神器的性质,是祭祀仪式中主人通灵的神物。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