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首富为何沦为狱中囚徒
(2020-02-18 09:26:08)
标签:
365 |
河北首富为何沦为狱中囚徒
2001年,河北卓达集团老板杨卓舒以21亿身家成为河北省首富。此后,他连续四年蝉联河北首富。
发家致富之后,杨卓舒的生活极其奢华,甚至有点夸张。杨卓舒的身边标配10个保镖,1个负责开车,1个负责接电话,还有8个就随时跟在他身边。
最夸张的还在后头,杨卓舒给自己年迈的父亲安排了9个保姆照顾,母亲有18个保姆照顾。
最好笑的是,他让身边的全部都戴着口罩和手套。据说他得过肝病,他觉得身边的人都不干净,有细菌。
卓达集团几年前笔者就知道会出大问题,几年前卓达集团多次找笔者帮助他们融资,笔者都没有同意,为什么当时笔者没有同意呢?
笔者在给企业融时有个习惯,必须与老板谈,而卓达集团融资时,不让见老板杨卓舒,我的态度非常坚决,融资连老板都见不着,你连借钱人是什么德性都不知道,你借的钱还能要回来吗?所以,笔者给任何企业融资习惯是只与公司老板谈,凡是见不着老板的公司,绝对不帮助他们融资,向你借钱连人都见不着,你还敢借吗?融资这么大的事情老板躲着,这个公司肯定有问题。
后来笔者找到了卓达集团资料进行分析研究,更加肯定了卓达集团一定会出大事。
卓达集团的融资方式主要是非法集资,杨卓舒将房地产项目包装成了理财产品,向老百姓出售,获得资金用于公司发展。
杨卓舒卓达集团旗下的卓达新材料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的理财项目,是根据投入本金多少,年华收益率从20%到30%多,而投入500万以上则会有34%的投资收益率。
问题是,卓达集团压根就不具备开发销售理财产品的资质,卓达新材料也没有这方面的经营资质。卓达也没有相关的金融牌照和资质。
杨卓舒才不管这些,他为了出售这些理财产品获得资金,聘请了几千个销售人员,给销售人员很高的提成,再加上高利率的诱惑。
于是,很多老人都拿出自己的积蓄来购买,据悉最火爆的时候,购买理财产品的人比当初购买卓达花园的人还多。卓达集团通过非法集资,非法卖所谓的理财产品融资了100多亿资金。
而这100多亿每年需要支付利息就高达30多亿,可是公司的主营业务收入还不够还利息,那就只有靠新的融资款来支付利息,这就是所谓的“庞氏骗局”,借新帐还旧帐。
分析到这时,笔者明白了为什么杨卓舒融资不敢见我,这种融资的方法,最后杨卓舒的结局只有跑路或者被抓进监狱。
后来的结局与笔者判断的一样。2019年5月18日,杨卓舒和杨汗青父子主动向石家庄市公安局裕华分局投案自首。伴随“二杨”的投案自首,曾以暴利著称的卓达地产神话不再,四十几万债权人也因此惊慌失措。
2019年11月27日上午,卓达控股集团、卓达房地产、卓达新材料、杨卓舒、杨汗青等39人涉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一案,在河北省医科大学第三医院东院由石家庄市裕华区人民法院进行首次审理。
各地赶来的受害人,把杨卓舒住的医院挤得水泄不通。从情形看来,杨卓舒罪责难逃了,只是可怜了这些投资者,他们的资金是血本无归。